...1983年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活检标本中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对Hp和Hp感染的研究进展神速。现在已清楚Hp与许多种慢性胃病(B型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关系密切,且成为它们重要的致病因子。...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体内第19号染色体上DNA的一处碱基序列发生变异,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将比没有此种变异的人高出一倍。 据东京媒体近日报道,日本爱媛大学的研究人员以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各500名为研究对象,发现在体内第19号染色体...
...吃一碗高纤维麦片,有助于预防II型糖尿病及其他健康问题。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吃高纤维麦片可降低胰岛素升高,并且能降低血糖。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降低升高的胰岛素及升高的血糖(吃一餐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之后),糖尿病危险群就能够避开疾病及并发症;...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与中国药科大学科研人员合作,经过15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完成了抗心律失常新药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的研发,日前获得了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凯先院士...
...既往虽有很多分类方法,诸如以发病年龄、病因、病情、体重、血糖波动情况等分类繁多,临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79年英美及世界卫生组织做出如下分类: (一)临床类型 1.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Ⅰ型) 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 (1)...
...据日本研究者的报告,一种称为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趋化因子可促进淋巴细胞迁移,是胰腺t细胞反应的标志,并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测定1型活动度的方法。 东京keio大学医学院的akirashimada博士等人测定了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自身...
...本报讯 用来治疗老年痴呆症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类药物,可能会对某些老年糖尿病患者造成危险。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开始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之后,因为高血糖(血糖浓度升高)而住院的风险会增加。 研究人员说,抗精神病药物越来越常用来...
...目前,医学工作者根据对糖尿病的病理学已证实与某些病毒的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有关。约有50%~70%的I型糖尿病患者有这种胰岛炎的病理改变,提示I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2.在正常人群中抗胰岛细胞抗体(1CA)的阳性率仅仅是0.5%—1....
...美国辉瑞公司的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一种口服抗排异药物,实验表明它不仅能显着提高接受器官移植的动物的存活率,副作用也比现有同类药物大为减少。 有关新药的研发和测试结果已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被认为是抗排异药物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
...青春晚期糖尿病,青年人中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年青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缩写为MODY(maturity 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1975年由Fajans和tattersall依据1950年以来系列报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