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鼻内注入的疫苗成功地预防了猴子免受非典病毒感染,一种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可显着减少和消除白鼬肺部和喉部的非典病毒。美国和欧洲科学家在非典防治研究领域取得的这两项最新进展,将刊登在26日出版的英国《柳叶刀》杂志上。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
...普遍。但迄今为止,许多抗病毒中药的化学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从中草药中筛选抗病毒活性成分,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靶分子,并解决其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关键技术,是筛选、研制抗SARS病毒治疗药物需首要...
...是硫酸酯化多糖在整体上抗HIV的重要机理之一。 ◆硫酸酯化多糖的临床研究 1987年德国研发的抗HIV药物Hoe/Bay946,是一种木聚糖硫酸酯,已申请专利并进入临床试用。1988年12月1日在全世界第一个艾滋病日时,德国宣布该药已对30...
...13例病人死亡,安慰剂组(1022例)1例死亡。均死于老年人常见的各种死亡原因;氢溴酸加兰他敏组死亡病例中约半数死于各种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及卒中)和猝死。另外,国内研制的哈伯因(石杉碱甲),系我国学者从石杉属植物千层塔中分离到的一种新生物碱,...
...南方网讯 记者昨天(16日)获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患者骨坏死的临床研究”日前在北京启动。据粗略统计,在北京感染SARS的医务人员中,有1/3~1/2已出现骨坏死,而我国其他一些地区也出现了此类病人。尽管广州...
...病毒是不是能被它的抗体(抗—HIV)消灭呢? ■在感染者体内病毒和抗体有什么变化 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初期,病毒在人体内会很快复制,感染者外周血液中的病毒量首先出现一个高峰;在感染后4~8周,感染者的体内就会产生艾滋病病毒的抗体,而且水平很快...
...问世之后还必须经过一系列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最终定型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上海科学家提出研制方案 “非典”疫苗有望近期推出 上海科学家终于认清了“非典”这一“杀手”的“体貌特征”,找到了2小时快速诊断方法,更令人振奋的是,疫苗、药物也有望在近期...
...对称直接的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控制,结合反应机理研究;抗艾滋病的手性药物合成方法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HIV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找到了羟腈化酶、糖苷化酶、腈水合酶和酰胺水解酶的新酶源,并对羟腈化酶和腈水合酶分离、...
...2003年初,一场史无前例的瘟疫SARS突然袭卷我国,从广州开始北上,一直蔓延至全国多个省市。中医药参与了抗SARS的这场“难忘的战斗”,这不仅是对中医药的一次挑战,也是中医药在现代生存发展环境中“争夺话语权”的一次绝好机会。事实胜于雄辩...
...本报讯(记者李兵罗刚) 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流行病学、临床学和微生物学的验证来排除其他引起典型肺炎和非典新肺炎的已知病原。 会上有关专家还就“动物源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SARS防治中的宏观管理”及“从SARS危机看中国...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