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评述报告中说,生物大分子药物包括多肽、蛋白质、抗体、核酸、多糖、多脂等,它们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主要优点是,对反应物的选择性及作用具有无法比拟的高效性;大部分生物大分子药物,如酶类或者基因...
...我国体细胞克隆牛“双双”的自繁后代,雌性幼牛“健健”于29日20点26分在山东省莱阳农学院诞生。这是我国克隆牛技术研究的又一新突破。 经莱阳农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试验场工作人员检测,“健健”体长72cm,身高76cm,胸围80cm,心率每...
...协作圆满完成了动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任务,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 1.制定、完善了214个动物种质资源的描述标准、技术规程; 2.对2875个动物种质资源(包括活体、标本、精子等)进行标准化整理、整合和数字化表达、6.2万条信息进行...
...新华社哈尔滨8月27日电(记者范迎春) 经过10年努力,我国科研人员首次成功地从大豆中提取出高含量天然维生素E。由浙江大学和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合作研发取得的这项成果8月22日通过了中科院专家鉴定。 专家认为,这项国内首创的科研成果在国际上...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和上海农科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10多年的协作攻关,在口蹄疫基因工程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经专家鉴定,他们研制成功的“抗猪o型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属国内首创。口蹄疫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家畜,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
...的纳米液-液分散体系。自上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发现微乳体系以来,有关微乳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并且在工农业的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才注意到,微乳也是一种优良的载药体系。但是,有关中药微乳载药体系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研究。...
...同复旦大学生物学院合作,在南方红豆杉人工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红豆杉规模种植成了这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目前,明溪县通过实生苗与扦插苗培育已成功培育红豆杉苗木280万株,此苗木只需一年即可移栽,三年生红豆杉的枝叶根茎即可采摘提纯,“割茬...
...保障体系奠定了技术基础,形成了可广泛应用于中药生产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评价方法。 中药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和拥有国际领先地位的药物研究领域,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中药产业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不强,仅占国际植物药市场份额的5%,关键原因何在?浙江大学制药工程...
...通过局部注射脂质体介导的E1A基因, 肿瘤的生长和播散较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21]。人类气管内肺癌裸鼠模型中,通 过尾静脉注射脂质体介导的E1A基因,取得了较好的生物治疗效果[6]。脂质体介 导E1A基因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上皮性卵巢癌表明肿瘤...
...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治疗组织衰竭性疾病由传统的补充疗法和器官移植正在向细胞工程和基因疗法发展。组织工程和细胞再生已将治疗这些功能性衰竭的疾病方法引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皮肤和毛囊由于观察容易,取材方便简单,组织来源充沛以及成熟的体外细胞培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