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 急性白血病患者如不治疗,常迅速死亡,目前治疗手段只能延长其存活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后平均存活约40个月,能存活10年以上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少见。...
...、何杰金氏病、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肝癌、卵巢癌、髓样白血病)、射线、苯、猩红热早期(嗜酸性粒细胞8%-20%)、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内膜炎和心肌病。 甲状腺机能低下;尿中出现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或戊糖的糖尿病;慢性鼻窦炎;流感;肾病综合症;...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状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1.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有原发病,如感染、肿瘤、中毒、急性溶血等,诊断不难。如外周血幼稚细胞较多,且有形态异常,则应与白血病等鉴别。 2.Sweet综合征:又称为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
...鉴别 在诊断过程中须与其他巨脾症,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黑热病、尼曼-匹克综合征、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相鉴别。 1.慢性感染性脾大 充血性脾大属非感染性脾大首先应与感染性脾大相鉴别。 (1)慢性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us ...
...造血干细胞移植3年DFS可达15%~20%。 8.新的治疗方法 (1)“良性”祖细胞筛选和扩增:已有实验证实在CML患者骨髓CD34 、HLA-DR-组分中可以富集Ph-的造血祖细胞,因此可以据此筛选非白血病性干/祖细胞,通过体外扩增后用于...
...行血涂片显微镜下复核,如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占60%以上则可确诊。骨髓涂片通常和血涂片的结果是一致的,具有辅助诊断作用。骨髓病理切片可了解病变的程度,在核实诊断的同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由于B-CLL的白血病细胞有较特异的...
...增加5~10倍,生长发育的儿童及青少年、慢性溶血、白血病、肿瘤、甲亢、皮肤病及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对叶酸的需要量都会增加,如补充不足即可发生叶酸缺乏。(3)吸收不良 胃、小肠切除、乳糜泻、局限性小肠炎、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等均可导致叶酸吸收不足...
...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亦为寄生虫和药物所引起的变态反应,在肺间质、肺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壁有嗜酸粒细胞浸润灶,可无临床症状,轻咳少量粘液痰,胸部X线示小片或大片模糊阴影,呈游走性。一般无需治疗。 哮喘型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以曲菌为主所致...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血和骨髓象、急性白血病诊断一般不难。由于白血病类型不同,治疗方案及预后亦不尽相同,因此,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确定类型。 鉴别 1.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由于血象中常难找到“幼稚型”细胞,诊断可发生困难,有时易与再生...
...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已成了过去。正规、系统地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白血病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甚至痊愈。以我科近年来收治的白血病为例,只要能坚持正规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在90%以上,3年以上生存率在80%以上;粒细胞白血病M3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