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序_《症因脉治》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有五科∶曰脉,曰因,曰病,曰症,曰治。丹溪先生以病症为一,故以四字赅之,纂成一帙,名曰《脉因症治》。实为寿世之书,奈后代诸贤,不业是作,遂至散亡淹没,予所深。然谛思之,仍有难于宗行者,盖执脉寻因、寻症,一时殊费揣摩;不若以症为首,然后...

http://qihuangzhishu.com/646/2.htm

费应兰著考略_【中医宝典】

...》二书。”[4]然此二书《中国籍考》、《中国历代医家传录》等皆未见收录。 余有幸于惠甫曾孙费启敏先生处见其家藏费应兰手稿数种,尤以辨舌讲式较详。从手稿悉讲式共含舌苔图案46种,第30~40种散佚,现仅存35种。录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种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6.html

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鉴赏_【古诗文大全】

...《秋华》,梦窗词入夹钟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韵,下片六仄韵。《梦窗词集》收此词调五首,也因句逗有异可分为三格:上片八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 “七夕”词除此之外,梦窗集中尚有《六么令·七夕》、《...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3275.html

盲肠炎_《止园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痛止肿消,不数日即告痊愈。此例吴君能举其住址姓名,余忘记,吴君为笃实君子,且系研中西医药,而又现供职者,其言当可信也。余思此法,颇具诱导之至理,槐皮苦涩,麝香窜透,又得艾火灸引,同气相求,则盲肠附近之瘀血充血,得其引转此二字颇费解,系余...

http://qihuangzhishu.com/129/53.htm

绪论章_《韩氏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热不同矣。如俗称杨梅疮,自南行北,人物雷同。土湿生霉,当曰霉疮。读医书五运六气、南北二政,何以独止于一年一时,而顿忘世运元会之统耶?宋儒谓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又谓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人不能以皆能也。则东坡苏氏有言∶择医之特出者,先告以病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hanshiyitong5387/236-3-1.html

名医-陈士铎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外经微言》、《本草新编》、《脏腑精鉴》、《脉诀阐微》、《石室秘录》、《辨证录》、《辨证玉函》、《六气新编》、《外科洞天》、《伤寒四条辨》、《婴孺证治》、《伤风指迷》、《历代史》、《琼笈秘录》、《黄庭经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1.html

惊悸_《法圆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十枣汤,决堤行水,不可因循姑,以酿寇仇也。[眉批]知非氏曰:《经》曰:阳气者,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钦安分惊为一证,以为正气衰微,神无所主,法宜扶阳,与《内经》吻合,自是方家举止。分悸为一证,指为心下有水气,亦合仲景之法。凡皆能如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fayuantong/112-4-9.html

自叙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噫噫噫,何易言哉!之为道,广矣大矣,精矣微矣,危乎危矣!举凡古今中外,学问事业,无有难于此者矣。名为卫生去疾之道,实不止于卫生去疾已也。盖合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道,而一以贯之,且更有难焉者也。非探天地阴阳之秘,尽人物之性,明...

http://qihuangzhishu.com/291/3.htm

萧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申立,号正斋道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立志于,曾学医于周崇善门下,因周逝而中辍,后自学成才。着《粹》(1501年),为脉学专着,流传不广。...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224.htm

论吴又可《温疫论》(四条)_《知必辨》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当兵荒之际,瘟疫传染,欲另辟一书以济世,何不可有助于以温为瘟,字义不清,意在论瘟而说在于温。惟急下一说,合乎温症,其他论说,无非时邪之温病,混时邪于瘟疫,其贻害匪浅。时邪无时不有,瘟疫轻易不见。果系瘟疫,初病即有臭气触人;时邪初起则...

http://qihuangzhishu.com/305/14.htm

共找到70,3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