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菊花、钩藤、白芷疏风清热,平肝潜阳;呕吐频繁者,加玉枢丹冲服芳香避秽,降逆和胃;嗜睡者,加郁金、菖蒲开窍醒神;瘀斑明显者,加赤芍药、牡丹皮、生地黄凉血散瘀。 2.气营两燔证 [证候]壮热神昏,头痛剧烈,颈项强直,呕吐频繁,呈喷射状,口渴...
...薄白,脉细。患儿外邪已去,转以扶正为主。 【方药】 桂枝5g,煅龙骨15g,煅牡蛎15g,白芍IOg,炙甘草Sg。15剂。 四诊:出汗明显减少。再进30剂,停药后1年随诊,仅患上呼吸道感染2次。 【按语】 汪师认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两虚,邪...
...、炙麻黄、生栀子),每服1. 5g,1天3次。 l周后,白天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夜间尿床次数也明显减少,有时主动起床小便,或呼醒家长要小便,2周后遗尿未作。继服6周,随访1年未复发。 董廷瑶医案——肾阳不足 周某,男,6岁。 【现病史】 小溲...
...人之一身,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气与血也。盖气取诸阳,血取诸阴。人生之初,具此阴阳,则亦具此血气,血气者,其人身之根本乎。血何以为营?营行脉中,滋营之义也。气何以为卫?卫行脉外,护卫之意也。然则营与卫岂独无所自来哉?曰∶人受谷气于胃,胃为...
...穿各项指标均正常后出院。 【按语】 该患儿发病正值夏暑酷热之际身体必处于外盛内衰的状态。言外盛者,阳气趋于表,腠理疏达,玄府功能开多合少,以行散热之能,体液代谢以清除秽浊之力;言内衰者,是阴气在内,阳气相对减少,中气、营气由气街随阳气外达,...
...此篇论营血之专行于经隧,循环无端,而成十二经脉,须与第一篇参看,其理益明。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
...袁幼,女。恶寒发热汗闭、呕吐1日,入夜则壮热如炽,头痛项强,神志欠清,手足搐搦,舌绛,苔薄黄,脉弦数。证属气营两燔,有人血趋势,亟宜清气凉营,使之转出气分乃吉。 处方:金银花6克,连翘6克,生石膏60克(先煎),肥知母6克,六一散1 2克...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血脉中营气运行障碍,瘀阻于肌肉腠理之间,血郁热聚,成为痈肿。《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因邪气侵袭,营气运行不畅。治宜活血和营,托毒消痈。...
...指血脉里面的营气运行阻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是流行于经脉里面的,如果因邪气的侵攻,或长期恣食膏梁厚味,热毒内阻,营气的运行就不能顺畅,瘀阻于肌肉里面,血郁热聚,久则化腹,便形成...
...燔炭,汗出而散”之前,并注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故云体若燔炭。治之之法,在表者宜汗之,汗出则寒可得而散矣。”朱震亨、张琦均从吴注。其二。暑为阳热之邪,初起即现气分症候,虽见“体若燔炭”但不可“汗出而散”。《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