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唐官吏(公元7-8世纪),兼通医学。名琳,以字行,其祖籍为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徙居雍州咸阳(今属陕西),官至麟台令。平时博学,武则天时曾为太子侍读,兼通医学,并精于药性,奉诏监修张文仲等人所辑之《疗风气诸方》,后又自着《新本草》四十一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66.htm

膝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张文仲传神仙灸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屈伸。灸曲踿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针灸集成》列作经外穴,名膝旁。在腘窝横纹之两端,每肢二穴,左右共4穴。主治腰痛不能俯仰,脚酸不能久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483.htm

王冰 简历_【中医宝典】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卒于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医学,尤嗜《黄帝内经》,曾“于先生郭于斋堂,受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2.html

雷公 简历_【中医宝典】

...传说上古医家,黄帝臣、擅长于教授医学之道,望色诊断与针灸医术等。“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 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剔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在关于针灸论述上与黄帝讨论了“凡刺之理”,以及望面色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59.html

石筱山 简历_【中医宝典】

...石筱山(1904~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江苏无锡人。年少时,曾就于读于神州中医专门学校。后秉承家学,侍诊于父石晓山先生案侧。约于1924年临诊,事伤科,兼针、外科。1929年起与胞弟石幼山先生共设诊所。 1925年任上海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69.html

神验胎动方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外台秘要》神验胎动方 ▼ 相关方剂 返回目录《外台秘要》:神验胎动方【别名】佛手散(《普济本事方》卷十)、当归汤(《易简方》)、神妙佛手散(《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芎归汤(《摄生众妙方》卷十一)。【处方】当归9克 芎藭6克【...

http://zhongyaofangji.com/s/shenyantaidongfang.html

苏颂 简历_【中医宝典】

...苏颂(1020~1101),字子容。原籍为泉州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因同安旧属南安县,故有称其为南安人。苏颂之父苏绅是仁宗朝有名的文字侍臣。曾为官润州丹阳(今属江苏),死于任上,苏颂因随父徒居丹阳,故亦自称丹阳人。 苏颂幼承家教,勤于攻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77.html

朱震亨 简历_【中医宝典】

...朱震亨正是用这种被众医斥之为离经叛道的方法治愈了许谦的痼疾。四方求治者、求学者盈门不绝。朱震亨总是有求必应,不避风雨,致使贴身仆人均难受其苦,怨声不绝。 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医经验与心得,写成许多著作。临终前没有其他嘱咐,只将随他学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87.html

徐大椿 简历_【中医宝典】

...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大椿精勤于学,平生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阐发,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伤寒类方》(1759)及《内经诠释》、《六经病解》等,虽曰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20.html

昝殷 简历_【中医宝典】

...经效产宝》一书,共三卷。  此外昝氏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他的食治医方多具取材容易、价廉效验之特点,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今亦存。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5.html

共找到744,1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