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_【中医宝典】

...概念 五行学说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思想方法。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运动。 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65.html

一是之学说》原文-出自《热风》_【鲁迅全集】

...一是之学说 我从《学灯》上看见驳吴宓君《新文化运动之反应》〔2〕这一篇文章之后,才去寻《中华新报》〔3〕来看他原文。 那是一篇浩浩洋洋长文,该有一万多字罢,——而且还有作者吴宓君照相。记者又在论前介绍说,泾阳吴宓君美国哈佛大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5.html

金元四大家_医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张从正(子和)生于公元1156-1228年,他认为治病应着重在驱邪,去则正安,不可畏而养病。因此,治病善于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东垣)生于公元1180-...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74.html

唐汉钧_三、崇尚脾气内虚,百病由生学说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后天之本在脾。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微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唐师秉承前人学说,认为保护脾胃,饮食有节是防病重要一环。顾护脾胃在外科疾病防治中尤有重要意义。内经中云:高梁厚味,足生大丁,虽主要阐述了甘甜油腻之品多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tanghanjun/555-3-3.html

金元四大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四位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代表了四个不同学派。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去而正安。在治疗...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42.htm

藏象学说_【中医宝典】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藏指藏于体内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学说。它是在历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96.html

阴阳学说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通过对阴阳学说形成考察,可见古代阴阳范畴,是实体、形式、属性统一,也是自然现象、行为义理、宇宙图式统一。 阴阳学说源于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易传 ·系辞下》)取象思维。当人类从混沌向文明迈进时,对人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5.html

藏象学说特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学说认为,人体心理活动是由心主宰,而分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情绪变化对应于五脏,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脏共同维持着心理活动正常进行。 另外,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5.html

补兼施法治小儿哮喘_儿科呼吸系统疾病_【中医宝典】

...(1)不忘补虚 对于小儿治疗重点是着眼于肺脾肾三脏。临证则分发作期和缓解期而分别施治。有急性发作期,痰气相搏,阻塞气道,肺失肃降而发为哮喘。急则治其标,此时治肺,实为当务之急。其中冷哮,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热哮则宣肺清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2021.html

经络学说应用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阐释病理变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和反映病变途径。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于脏腑也(《素问·皮部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

http://qihuangzhishu.com/44/90.htm

共找到920,13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