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医案,非古也。古人视病不立案语,但书方药。自宋设医学科命题考试医生,取其学问高等者,入太医局。自后医生诊病,相沿先立案语,后书方药,但随作随弃,无有辑之者。如宋之许知可、张季明,明之薛立斋、陈维宜、孙文垣,以及国初喻嘉言、徐大椿辈,...
...至谬之千里。葛根15g 黄芩6g 黄连4.5g 甘草6g 一剂药后麻疹遍出,泄泻止。嗣后,发热渐减,疹亦如期以退。按:本案麻疹旬日不得透发而泄泻者,皆因屡屡降温,冰伏其邪,不能外达,而假肠道出也。故凡临证,首须知犯何逆。因势利导,随证治之,...
...、白蔻仁、生薏苡仁,气虚多汗可适当加太子参,老人、小儿对症可适当减量。 另外,此方虽名藿香正气散,但临证多作汤剂应用。 ...
...作者:杨云峰 朝代:清 年份:公元1917年 上卷 临症以验舌为准统论 验舌分虚实法 验舌分阴阳法 验舌分脏腑配主方法 验舌决生死法 临症以验舌为准结语 下卷 方略 泻火清肝饮方 滋水生肝饮方 逍遥散加生地薄荷方 逍遥散加丹皮山栀方 十味...
...方法治疗,证情往往虚实相兼,本虚标实。本虚多见脾气虚弱,肝肾不足,标实常为气滞血瘀,湿聚水停为患,病机或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虚实交互为患,相互影响终致病情缠绵,日久难愈,故临证时应首辨虚实,攻补相宜。若攻邪会进一步伤正,补虚又将助邪,因此...
...加土茯苓30g、、鬼臼12g、、龙牡各30g、。孟城按:本方为先生临证治疗带下之方,不论证之寒热虚实,随证加减,皆可应用。据先生经验,患者如见带净则经至,经净则带下现象,宜认真检查,须防宫颈癌。先生平素并不单独为病人治疗带下,而常于治疗其他...
...。两月后喜告经停,后足月生一女婴。按:瘀湿留滞下焦,精卵如隔银河,故难以孕。临证针对腰重、腹痛、呕恶、便溏等瘀湿之证,予以健脾化湿,舒肝行瘀。继而针对经少带多,合以填补冲任。依法用之,竟然如愿。...
...书名。四卷,分26门。清·王泰林编,方耕霞整理。刊于1897年。本书收选王旭高多年来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内外妇儿各科临证医案。充分反映出王氏的临证水平及学术特点。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可以前后推究,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案后附方氏所加按语,每...
...书名。四卷,分26门。清·王泰林编,方耕霞整理。刊于1897年。本书收选王旭高多年来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内外妇儿各科临证医案。充分反映出王氏的临证水平及学术特点。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可以前后推究,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案后附方氏所加按语,每...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良方·自序》云:“治病有五难,辨证、治疾、饮药、处方、别药。”然医者每于临证,又最宜忽视“饮药”之法,而致药之功效难收。 饮药主要包括药物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及煎药所用水质优劣等。疾病能否治愈,决定于医者和药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