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洁白芬芳,交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则黄赤,其中仁穣亦红赤,入药宜用山栀子,皮薄而圆小,刻房七棱至九棱者为佳。李时珍曰∶蜀中有红栀子,花烂红色,其实染物亦赭红色。)栀子气味苦寒,其色黄赤,春荣夏茂,凌冬不凋,盖禀少阴之气化。少阴寒水在...
...目录 《类证活人书》栀子升麻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类证活人书》:栀子升麻汤【别名】栀子升麻散(《世医得效方》卷一)。【处方】栀子10枚(切碎)升麻4.5克 生地黄25克(切碎用)柴胡(去芦)石膏各7.5克【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目录 《医方类聚》利水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方类聚》:利水散【处方】山栀子、白药子、滑石、木通。【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淋。【用法用量】每服1钱,血淋,酸浆水、甘草煎汤下;石淋,灯心汤下;砂淋,木通汤下;冷淋,新汲水下。...
...亦比千乘之家。言获利之博也。此亦有两三种。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核,房七棱至九棱者佳。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张仲景《伤寒论》及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等四物作汤饮。又治大病...
...“前几年,我们这里的黄栀子供不应求;从去年起,收了400吨—500吨黄栀子鲜果,却大量积压在仓库里,至今仍有10多吨干果‘躺’在仓库睡大觉!”近日,宜宾市翠屏区赵场街道佛现村的300多家黄栀子种植户反映。 佛现山位于宜宾市南侧,山上有黄...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常用名』栀子仁、山枝子、红枝子、黑枝。『产地』江西、湖南、福建、湖北等地。『采收季节』8~10月采。『炮制方法』将原药拣净,研碎生用。有取仁、取皮,各地用法不同。为缓和其寒性,增强凉血止血的...
...下焦,故腰以下为肿也。『金匮要略』云: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与牡蛎泽泻散,利小便而散水可也。 目录 《医宗金鉴》枳实栀子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宗金鉴》枳实栀子鼓汤 枳实(炙)三枚栀子(擘)十四枚豉(绵裹)一升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
...《备急千金要方》枳实大黄栀子豉汤治伤寒饮酒,食少饮多,痰结发黄,酒疸心中懊恼,而不甚热或干呕方。枳实(五枚) 大黄(三两) 豆豉(半升) 栀子(七枚)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心中热疼懊恼皆主之。凝水石散 治肉疸,饮少小便多如...
...目录 《圣济总录》凉心煮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凉心煮散【处方】连翘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山栀子仁半两,鸡苏半两,恶实(炒)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风热。【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