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塞令·

...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将有分地,帅有分地,伯有分地,皆营其沟域,而明其塞令。使非百人无得通。非其百人而入者 ,伯诛之;伯不诛,与之同罪。 军中纵横之道,百有二十步而立一府柱,量人与地,柱道...

http://wenxue360.com/guji/3678.html

经卒令·

...经卒者,以经令分之为三分焉:左军苍旗,卒戴苍羽;右军白旗,卒戴白羽;中军黄旗,卒戴黄羽。 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次以经卒,亡章者有诛。前一五行,置章于首;次二五行,置章于项;次三五行,置...

http://wenxue360.com/guji/3680.html

兵令上·

...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战国则以立威抗敌相图,而不能废兵也。 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文所以视利害、辨安危;武所以犯强敌、力攻守也。 专一则胜,离散则败。陈以密...

http://wenxue360.com/guji/3686.html

兵令下·

...诸去大军为前御之备者,边县列候,相去三、五里。 闻大军为前御之备,战则皆禁行,所以安内也。 内卒出戍,令将吏授旗鼓戈甲。发日,后将吏及出县封界者,以坐后戍法。兵戍边一岁,遂亡不候代者,法比亡军。父母妻子知之,与同罪;弗知,赦之。卒后将吏而...

http://wenxue360.com/guji/3687.html

·十二陵译文

...立威在于坚定不移,施惠在于恰合时宜,机变在于适应情况,作战在于激励士气,进攻在于出敌不意,防守在于隐蔽部署,不犯错误在于考虑周密,不遭危困在于予有准备,慎重在于能警惕小事,明智在于能统筹全局,消除祸患在于勇敢果断,能得人心在于礼贤下士,...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210.html

《兵教上》原文-出自《》_兵家_【文学360】

...卒长。卒长教成,合之伯长。伯长教成,合之兵。兵教成,合之裨将。裨将教成,合之大将。大将教之,陈于中野,置大表三百步而一。既阵去表,百步而决。百步而趋,百步而鹜,习战以成其节,乃为之赏罚。 7、兵教上:自吏而下,尽有旗。战胜得旗者,各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52.html

兵家代表人物_兵家_【文学360】

...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将苑》、《百战奇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68.html

司马法军事辩证法思想_兵家_【文学360】

...长短诸问题也应掌握得恰到好处,“息则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其慑”等。 《司马法》一向受到统治者、兵家和学者们重视。它所阐述以法治军思想和具体军法内容,为其后各时期制定军队法令、条例提供了依据。历朝论证周代军制和注解古籍者对《司马法》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708.html

思想解释_思想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文明小史.第四十一回:「我想我們一個人腦是頂要緊,一切思想都從腦筋中出來。」 思維結果,或指認知心理歷程。...

http://hanwen360.com/c/75616.html

天 官 第 一_《

...梁惠王問曰:「黃帝刑德,可以百勝,有之乎?」對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謂天官時日陰陽向背也。黃帝者,人事而已矣。 「今有城,東西攻不能取;南北攻不能取;四方豈無順時乘之者耶?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備具,財穀多積,豪士...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354.html

共找到909,3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