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上、中、下三焦实热。上焦指心肺的实热;中焦指脾胃的实热;下焦指肝肾的实热。气分实热证的别称。 ...
...《本草求真》平泻平泻者。从轻酌泻之意也。凡人脏气不固。或犯实邪不泻。则养虎胎患。过泻则真元有损。故仅酌其微苦微寒。至平至轻之剂以进。如泻脾胃虚热。不必过用硝黄。但取石斛轻淡以泻脾。茅根以泻胃。柿蒂以敛胃蕴热邪。粳米甘米甘凉以固中而已。泻肺...
...(评门人吴玉纯稿)结胸及痞二症,前贤以结胸为实,痞为虚,注释分明,可无疑矣。而于义尚有未尽者,则以陷胸之方,峻于承气,而方名泻心,亦必别有取意,不可不深思而详辨之也。考陷胸之症曰心下硬痛,曰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小结胸症曰正在心下...
...,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又云: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此二条,一言适来即断,血结在里为实证;一言阳明病亦有热入血室,但下血头汗出为不同,故为...
...。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昏迷等),患者不能配合治疗,操作者必须细致观察客观指征,以疗效为主要依据。正如《灵枢·小针解第三》指出:“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言补者必若有所得也,泻则恍然若有所失也。”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寒者热之”,“热...
...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
...感天地阴寒之气,兼木与水之化,故味苦、酸、咸,气寒,无毒。入手足阳明兼入足厥阴经。总苦寒纯阴之药,为凉血要品,能除一切热,散一切结,清一切火也。其花味以苦独胜,故除手足阳明、足厥阴之热尤效耳。槐实,去五内邪热,五痔肿痛、凉大肠,消乳瘕,...
...病证名。结胸证之一。即热实结胸。亦称热结胸。《医宗必读·伤寒》:“懊憹躁渴,实热结胸也,三黄泻心汤。”参见实热结胸、热结胸条。...
...补或泻,是中医学施治的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正治的常法。 很多人以为,补或泻只是药物治疗的法则,其实,药物与针灸治病采用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施治原则是一致的。针灸时施用补泻手法的准则,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辨证施治前提下,离开这个...
...表邪入里。虽谵语,非胃实。故曰此热入血室,亦见不可误攻胃及上二焦,当刺期门。期门,肝之分也。此肝实病,泻其实而取之。按∶此条言适来即断,血结在里为实证,故刺期门以泻之。不善刺者,小柴胡去人参,加桃仁、丹皮、归尾、山甲以行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