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 致病性钩体为本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
...钩体病的潜伏期为1~2周,最长可达4周。早期可出现发热、肌痛(尤其是腓肠肌疼痛和压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及淋巴结肿大,具有特征性的“三症状”、“三体征”的感染中毒表现。患者常于病程3~10天出现器官损害症状,按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流感...
...《本草纲目》钩吻「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气味」辛、温、大有毒。「主治」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本草经集注》钩吻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金创乳 ,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疰蛊毒。破症...
...钩吻 【释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气味】辛、温、大有毒。 【主治】: 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附方】 ...
...鹧鸪的叫声。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辀硌磔声。” 曲诘崎岖,乃双声也;~,乃叠韵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前集》卷二...
...《茶饮保健》白芍钩藤茶原料:白芍5g、钩藤3g、绿茶3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柔肝清热,平肝熄风。用途: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来源:传统药茶方。 目录 《茶饮保健》白芍钩藤茶 ▼ 相关方剂 ▲ 返回...
...味辛,温,有大毒。主金疮,乳 ,中恶风,咳逆上气,水肿,杀鬼疰蛊毒,破症积,除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杀鸟兽。一名野葛。折之青烟出者名固活。甚热,不入汤。生傅(音附)高山谷及会稽东野。(半夏为之使,恶黄芩。)陶隐居云∶五符中亦云钩吻...
...月)水稻收割期间,常以8~9月为高峰,青壮年农民发病率较高。在气温较高的地区,终年可见其散发病例。【病因】钩端螺旋体属密螺旋体,一般长6~10μm,宽0.1~0.2μm,有12~18个螺旋,其一端或两端常弯曲成钩■[此处缺少一些内容]■方法...
...《食物疗法》天麻钩藤茶【原料】天麻6克,钩藤6克,绿茶1克。【制作】将天麻、钩藤洗净,加水适量煎煮2次,去滓取液。绿茶放入杯中,以沸药液冲入,加盖焖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作用】平肝熄风定惊。适宜于肝阳上亢之高血压、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惊...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