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白无华,舌淡润少苔,脉微细。此为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病属厥阴寒逆头痛眩晕。法宜暖肝温胃,通阳降浊,以吴茱萸汤主之。处方吴茱萸10克 潞党参20克 生姜30克 红枣30克 四剂【辨证】在《伤寒论》中,吴茱萸汤主治病证有三条:一属阳明之胃家...
...中药方剂(一) 【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方名】多皮饮。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
...更快,此期可历经数年。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剂;维生素a;维生素b; 病毒细菌性感染,药物、化学物质中毒,均可诱发眩晕。根据耳蜗和前庭损害早晚和轻重不同而表现各异,有的以眩晕为主,有的以耳鸣、耳聋为主。目前多见的是药物中毒,如抗生素、利尿剂、...
...淋巴结结核中药方 中医处方(一) 〖 辨 证 〗 痰凝气聚,瘀热阻遏,经络不通。 〖 治 法 〗 祛痰、疏气、消炎、行瘀、开窍、败毒、通络。 〖 方 名 〗 新制消结汤。 〖 组 成 〗 老君髯30克,白花草60克,二郎箭0.5克,九头...
...丸。按:眩晕有实有虚,患者年逾花甲,痰浊本重,前医皆以肝肾不足论治,实其所实。肝阳化风,肺之痰、脾之湿与之互扰,清阳不升。先以泽泻汤健脾化痰,初剂不效,后加川芎茶调散疏散风邪而清头目。清阳不升,则浊阴上干,因巅顶之上唯风可到,川芎茶调散引药...
...脉象沉细。综析脉症,为脾虚痰饮之眩晕病证。拟健脾温中,祛痰化饮之法,用六君子汤加干姜、天麻、白蔻仁。处方:党参15g,土炒白术12g,茯苓30g,陈皮10g,法半夏10g,干姜8g,白蔻仁8g,天麻10g,炙甘草6g。嘱服5剂,日进1剂。次诊...
...中药方剂(一) 【辨证】脾肾不足,湿热内蕴。 【治法】清利湿热,健脾益肾。 【方名】飞廉分清汤。 【组成】飞廉草50克,匾蓄30克,凤尾草15克,茯苓15克,菟线子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顾文海...
...,清热除烦之效。三、痰火内盛「主证」 妊娠之后,心胸烦闷,眩晕呕恶,脘闷纳呆。苔黄腻,脉滑数。「病机」 痰火互结,上扰心神。「治法」 清热化痰,除烦安神。「方药」 小陷胸汤(《伤寒论》)加味。黄连 半夏 瓜蒌 黄芩 浙贝母 竹沥本方为小陷胸...
...(一)发病原因 1.前庭系统性眩晕 ①周围性:A.耳源性;B.神经源性。②中枢性:A.脑干病变;B.小脑疾病;C.大脑疾病。 2.非前庭系统性眩晕 ①眼性眩晕。②心血管疾病。③全身中毒性代谢性疾病。④各类原因的贫血。⑤头部外伤性眩晕。⑥...
...可用经皮吸收剂维持数日。上述药物均有嗜睡作用,特别是老年患者。东莨菪碱经皮吸收副作用最少。良性位置性眩晕本病较常见,发作突然、持续不足1分钟,常在平卧起立头位改变时诱发。可能是由于钙盐在半规管内沉积影响位感神经所致。虽然有时症状重但通常预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