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八脈經—任脈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喉頭兩側上行入頤際。不交督脈而再循足陽明胃經,上循面臉入眼睛明穴。 3.疾病症候 患任脈疾病者,有下列病候:遺尿、遺精、腹脹痛、胃痛、呃逆、舌肌麻庳、各種疝氣病、女子易患帶下、女子小腹結塊等症。 經任脈經筋圖 經任脈經別循行路徑圖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40.html

五脏别论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或以脑髓肠胃为脏,或又以为腑。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此六者,地气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腑。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8-2.html

王大增_四、重视通腑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女子宫、脉均位于下焦,即女性盆腔之处,此处气血以流通畅达为贵。宫,即女子腑,六腑以通为用。若气血通畅则下焦安顺,月事按时而下,胎孕渐安,反之,则见下焦气滞血壅,月经愆期,直至月经失调难以摄精受孕。而大便秘结,易致气滞血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dazeng/553-3-4.html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_《针灸甲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术】

...、脉、胆、女子,此六者,地气所生也。皆藏于阴,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五脏...

http://qihuangzhishu.com/661/7.htm

三阳治法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脉、胆、女子,此六者,地气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本来是泻而不藏的,既然是泻而不藏,那当然就要以通为用。试想如果六不通,它怎么能够做到泻而不藏呢?所以,通法当然就是六的正治法。现在胆的另外一个属性...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36.htm

与中医对话,走近脏腑辨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糟粕。正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此外,将脑、髓、骨、脉、胆、女子称为腑,“”是异的意思,“”是常的意思,因其形同于腑,功同于脏,故有其特殊性。...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68.html

脑肿疡、脑癌与脑病的治疗三例_《中医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地气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注:地气所生:地为阴、藏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zhiyao5500/127-9-6.html

經八脈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十二經及其他經七脈。 明代《醫經小學》中經八脈歌云: 督脈:督脈起自下極俞,並於脊裡上風,過腦額鼻入斷交,為陽脈海都綱要。 伍、經八脈--修行者脈 凡夫身血氣方剛者,正經十二脈,五臟六腑均有一良好生機,身體情況旺盛,但經八脈較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36.html

腑--脑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神明汇集发出之处,支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又称为“元神”。 (一)脑的生理功能 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活动和主感觉运动。 1.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是生命的枢机,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刺禁论》说:“刺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03.html

痢疾诗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痢疾最堪惊,阳并于阴势莫京,喉塞咽干君切记(嘉庆戊午夏,泉郡王孝?患痢七日。忽于寅午交,声微哑,谵语半刻即止,酉则死。七月,榕城叶广文观凤弟,患同前证,来延,自言伊芳弟痢亦不重,饮食如常,惟早晨咽干微痛,如见鬼状,半刻即止,时届酉...

http://qihuangzhishu.com/697/92.htm

共找到435,62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