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备要》苎根泻热,散瘀甘寒而滑。补阴破瘀,解热润燥。治天行热疾,大渴大狂,胎动下血,诸淋血淋,捣贴赤游丹毒,痈疽发背,金疮折伤(止血易痂),鸡鱼骨哽(捣如龙眼。鸡骨,鸡汤下,鱼骨,鱼汤下)。汁能化血为水。苎皮与产妇作枕,止血运;安腹上...
...《本草择要纲目》白藓根【气味】苦寒无毒.又气寒善行.味苦性燥.入足太阴阳明经.去湿热药也.兼入手太阴阳明.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只施之疮科浅矣.【主治】头风黄胆.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大热...
... 【出处】出自《蜀本草》 【拼音名】Suān Jiān?? Gēn 【英文名】Root of Franchet Groundcherry 【别名】天灯笼草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酸浆及挂金灯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alis...
...《三清真录》曰∶父母之真阴真阳二气,以精血为胞胎,胎完气足而为形矣。集灵资道,神气相合而为寿,定矣。大寿一万二千岁,守朴任具,虽亡而道不亡也。中寿一千二百岁,留形住世,道在而身亦在也。下寿一百二十岁,知之修炼,可以安乐延年;不知修炼,走失...
...(形声。从木,艮( 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root]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有根...
...犀根味辛,平,无毒。主解诸药毒。岭南及睦婺间,如中毒草,此药及千金藤并解之。亦主蛊毒,溪毒,恶刺,虎野狼、虫虺等毒,天行疟瘴寒热,咳嗽痰壅,飞尸,喉闭,疮肿,小儿寒热,丹毒,中恶,注忤,痢血等。并煮汁服之,其功用如犀,故名草犀,解毒为最。生...
...目录 《景岳全书》寿脾煎 《虚损启微》寿脾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景岳全书》:寿脾煎【别名】摄营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处方】白术6~9克 当归6克 山药6克 炙甘草3克 枣仁4.5克 远志0.9~1.5克 干姜(炮)6~9...
...芭蕉芋根、木鳖子根、天花粉、商陆天花粉、羽裂蟹甲草、木鳖芭蕉根, 常以作伪混,仔细辨特征。 ...
...(《拾遗》) 【释名】承露仙。 【集解】藏器曰︰生四明天台山。蔓延生,叶圆薄似钱,根似鸟形者良。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解百药毒,诸热烦闷,急黄,天行黄胆,疟瘴中恶,寒热头痛,疽疮。马黄牛疫。水磨服之,新者尤佳。亦敷痈肿,与陈家...
...上清液涂于患部肿胀处,每日2~3次。治疗263例,其中1~2天痊愈者占75%,3~4天痊愈者占25%。以发病初起即涂药者,疗效最佳。药液有剧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切忌入口。②治疗中耳炎取黄蜀葵(干品,根,茎、果壳均可)3克,加水300毫升,煎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