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下列完整的资料。 (一)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 (二)遗传背景或其来源; (三)微生物检测状况; (四)合格证书; (五)饲育单位负责人签名。 无上述资料的实验动物不得应用。第二十一条 实验动物的运输工作应当有专人负责。实验动物的...
...一定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急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很难重复环境污染的作用。辐射对机体的损伤也不可能在人身上反复实验。而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的替难者,在人为设计的实验条件下反复观察和研究。因此,应用动物模型,除了能克服在人类研究中经常会遇到...
...同样种类和剂量的辐射以相同的方式作用于机体时,所出现的后果往往用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机体状况等而异,即有不同的辐射反应。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常用放射敏感性(Radiosensitivity)的概念来观察个体组织、细胞的敏感程度。放射敏感性...
...实验动物科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s),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科学。前者,是以实验动物本身为对象,专门研究它的育种、保种(培育新品种、保持原有品系的遗传特性)、生物学特性(包括解剖、生理、生化...
...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喷雾消毒,由于成本低、便于观察、操作方便,目前已被广泛采用。我国生产的塑料隔离器最近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已通过鉴定,并已成批生产。无菌隔离器必须具备下面五个条件:1.必须是一个对微生物密闭的容器,其内部空间和内容物能...
...一、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84)卫科教字第75号、(84)卫科教字第754号、(85)卫科教计字第234号以及(85)卫科教成字630号等文件精神,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情况并结合北京地区医学实验动物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实验动物不同级别的...
...近交系动物在遗传上是均质的,故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在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为什么还要繁殖由两个不同近交系进行杂交所得的F1动物呢?这是因为近交系动物与杂种动物相比,生活力、支疾病的抵抗力以及对慢性实验的耐受性的等都较差,对环境...
...试验期饲养观察。2.6.2.2 动物试验操作区域:与动物饲养间相邻或相近处,设置与试验种类相应的实验操作室。2.6.2.3 动物受领、检疫区域:新搬入动物进行检查、检疫。2.6.2.4 物品搬入、贮存区域:饲料、垫料等消耗性物品、笼器具的搬入...
...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动物本身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探索人类的生命奥秘,控制人类的疾病和衰老,处长人类的寿命。随着医学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发展,认识到公害问题不仅已成为粮食、人口、老年人等的重大社会问题,而且还...
...治疗。对可能被传染的实验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饲育室内外可能被污染的区域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并报告上实验动物管理部门和当地动物检疫、卫生防疫单位,采取紧急预防措施,防止疫病蔓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