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桂林古本《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序 张机序 桂林左德序 《伤寒论》 平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六气主客第三 伤寒例第四 麻黄汤方 白虎汤方 承气汤方 小承气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小柴胡汤方 柴胡汤方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

http://qihuangzhishu.com/103/index.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疟疾患者症见四肢逆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疟总由气血亏虚,调理失宜,或因寒而厚衣重被,至发热不去,过伤于暖;或因热而单衣露体,虽过时犹然,至又感寒,遂成疟。治当分别寒热,不得混施汤剂。热以升阳散火汤,寒厥宜建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9/2304.htm

桂林古本《伤寒论》简介_《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张仲景(张机)所著。至今流传有多种版本,桂林古本《伤寒论》是其中之一种。本书为清代桂林左盛德藏书、桂林已故老中医罗哲初手抄。一九五六年为其子、中医罗继寿献出。本书包括六经辨证、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03/1.htm

张机序_《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庶可以见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2-1.html

热深_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热深深指热厥证的一种病理现象。 【热深深】 热厥证的一种病理现象。温热如高热持续不退,突然出现手足逆冷,昏迷不知人事,这是由于正伤热伏,阳气被邪热阻抑,不能向四肢透达的缘故,称为热。热邪越深伏,则手足冷的程度越厉害,叫做热深深...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81.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5)《伤寒论》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 强调药物的炮制和剂型 《伤寒论》对药物的炮制方法非常重视,认为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药性,达到增强药物作用或减轻药物副作用的目的。书中记载了多种炮制方法。如附子、乌头生用毒性,所以一般都需要炮制;干姜炮用有辛通而兼苦降的功效,等等。 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3.html

妇人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经候不匀,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痛;奄忽眩冒,状如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此皆带下,」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脉...

http://qihuangzhishu.com/337/447.htm

辨厥阴脉证并治_《伤寒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热少,微,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abinglun512/103-3-20.html

阴厥阳(三十九附脏蛔厥)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痢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汗,若下痢,而逆者,四逆汤主之。病患手足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伤寒而心下悸者,宜先...

http://qihuangzhishu.com/124/94.htm

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指外感以外的内科疾病。 【】 又名“杂症”。通常指外感以外的内科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870.html

共找到1,177,5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