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再服,不然亦多吐出。又其性与甘草相犯,用者须切记。甘遂性猛烈走窜,后世本草,称其以攻决为用,为下水之圣药。痰亦水也,故其行痰之力,亦百倍于他药。曾治一少年癫狂,医者投以大黄六两,连服两剂,大便不泻。后愚诊视,为开此方,惟甘遂改用三钱。病家...
...一般痰鸣音是由主气管内的较粘稠的分泌物震动产生, 为一种特殊的湿罗音,吸气和呼气都可听到, 但是以吸气为主,可以向两肺传导,所以在两肺都可以听到 (并非真的由肺部产生),一旦分泌物排除或被吸出,痰鸣音减弱或消失。...
...出酸腐臭味,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 热痰口臭:多由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引起。其证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浊或脓血,胸痛短气等。 虚热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口臭而兼见...
...合并肺气肿的老慢支患者,有时会因严重感染,使气管粘液、炎症渗出的白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过多,形成大量的块状痰,从而阻塞气道引起窒息。发生这种情况时,家属应立即用餐匙柄压住患者的舌头,用裹有纱布的手指伸向其喉部,将阻塞的痰块抠出,以达到急救...
...痰火扰神证是指由于火热痰浊侵扰心神,表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的证候。本证以神志异常和痰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痰火内盛症状为审证要点,多因情志刺激,气机郁滞化火,煎熬津液为痰,或外感湿热之邪,蕴成痰火,或外感热邪,灼津为痰, 致痰火内扰引起。...
...《医宗金鉴》疟痰疟饮疟疾痰饮多呕逆,面黄目肿胸膈膨,痰盛清脾加橘半,饮盛加苍倍人苓。[注]小儿素有痰饮,复因外邪凝结脾胃,故呕逆也,若疟疾或经汗下之后,表裹无证,宜用清脾饮以和之,痰盛者,本方加橘红倍半夏,饮盛者,加苍术倍茯苓,若儿气已...
...两) 半夏(二两) 风化 朴硝(一分)上四味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累有人为痰所苦,夜间二臂常若有人抽牵,两手战灼,至于茶盏亦不能举,只以此药治之,皆随服随愈。世间所谓痰药者多矣,至于立见神效,未有如此...
...目录 《辨证录》倒痰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辨证录》:倒痰汤【处方】参芦1两,瓜蒂7枚,白芍1两,白芥子1两,竹沥2合。【功能主治】性喜食酸,因多食青梅,得痰饮之病,痰饮随气升降而作痛,日间胸膈中如刀之刺,至晚而胸膈痛止,膝(骨可...
...痰火,病证名。指耳鸣因于痰火上扰所致。《明医杂著》卷上:“大抵此证,多先有痰火在上,又感于恼怒而得。怒则气上,少阳之火客于耳也。”症见耳鸣、鸣盛则闭塞如聋,胸闷心烦,痰多口苦,二便不畅,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宜化痰清火为大法,用龙荟丸、二...
...湿罗音按呼吸道腔径大小和渗出物的多寡分粗、中、细湿罗音和捻发音。 1、粗湿罗音:又称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在吸气相早期。昏迷或濒死的患者因无力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于气管处可听及粗湿罗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到,谓之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