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喉痛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此症恶寒,微发热,却恶寒特别之甚,而体痛,舌有黄燥苔,口臭,喉痛极剧,脉象紧而有力,或沉细有力。恶寒脉沉紧有力,为必要证据。乃外感风寒,卫气闭住内热之证。方用麻杏甘石汤,麻黄二钱,杏仁三钱,炙草一钱,生石膏三钱,热服即愈。麻黄开卫气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95.htm

失音宜原则_【中医宝典】

...、水肿,使之活动受限,出现暂时性的声音嘶哑;属于虚证的,又有肺燥与肾虚之别,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喉炎,这是由于声带慢性充血,喉肌活动受限,声带闭合不全,呈现间歇性或持续性嘶哑。 宜原则 中医认为,暴痦(急性失音)属实,缘于风寒客热,宜吃具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850.html

风寒外感亦可“战汗”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战汗”一词首见于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但书中未加详述。直至晚清温病学家叶天士在舟中对其学生顾景文口述“外感温热篇”,将战汗作为正气达邪外出之自愈机制后,“战汗”一词始为杏林常用之语,医家每多采用。然何谓“战汗”?即是于外感热病之某一阶段...

http://qihuangzhishu.com/144/24.htm

外感头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感受外邪所致头痛。起病较急,头痛持续不解,位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骨节疼痛、咳嗽等症,多属实证。外感头痛由于外邪性质、受邪部位和疾病发展阶段不同,有伤风头痛、伤寒头痛、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伤暑头痛、太阳头痛、阳明头痛、...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47.htm

外感发热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火热病邪,即使是其它外邪是“六气皆从火化”,既然病理属性是火热,因此主张“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治疗“宜凉不宜温”,这就突破了金代以前对外感热病必从寒邪立论,治疗多用辛温的学术束缚,是外感热病理论的一大进步。清代叶香岩纱》感温热篇》...

http://qihuangzhishu.com/76/56.htm

咽喉肿痛宜原则_【中医宝典】

...咽喉肿痛是一种临床症状,凡患有急性或者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疱疹性咽峡炎、溃疡膜性咽炎、咽喉脓肿等,均可引起咽喉局部的肿痛。 宜原则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咽喉肿痛多半是由外感风热之邪,或因肺胃郁火上冲,或由阴虚火旺所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732.html

医法圆通_【中医宝典】

...白苔 舌上黄苔 舌上黑苔 万病一气说 胎元图 胎元图说 用药须知 外感风寒收纳 内伤虚损发散 阳虚吐血滋阴 阴虚吐血温补 阳虚一切病证滋阴 阴虚一切病证温补 病有宜汗者 病有不宜汗者 病有宜吐者 病有宜下者 病有不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54.html

风寒眩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感受风寒外邪所致头晕目眩。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有风邪眩晕与寒邪眩晕两种。风邪眩晕,证见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晕,治以祛风为主,用羌活防风汤等方;寒邪眩晕,证见身热无汗,恶寒拘紧,头痛身痛,时时眩晕,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68/591.htm

外感咳嗽_《儿科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伤风咳嗽甲∶概况 外感咳嗽,受病之因,全由外邪所致。不由内因,故与内伤之咳嗽不同,其间亦有因外感失治而转成内 伤者,然初起固为外感外感咳嗽之轻者,厥为感冒风寒,俗所称伤风咳嗽是。考肺为清轻之体,最忌风寒之邪,一有所感,气管在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yaolve/688-10-2.html

春季春风送病_【中医宝典】

...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此时,如果衣着单薄,或过早过多减衣,容易感受风寒而伤风。因此,春季春风送病。 春季的风寒虽不及冬季严酷,但不易迅速退去。当春寒渐去,气候逐渐变暖时,劳作后出汗脱衣,或在室内外温热环境中吹风,如果体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57.html

共找到398,8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