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荣卫药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外感荣卫药外感荣卫病。卫病收敛,以麻黄为主药,疏泄之力极大,凡皮肤、腠里、筋骨、关节,无所不到。虚人小儿老人,虽轻用亦不可。凡卫气闭束恶寒之病,可用薄荷、苏叶、荆芥、葱头以代麻黄,疏泻力小。非真麻黄汤证莫用麻黄。荣病...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aiganrongweiyao.html

风寒伤到经络怎么办_【中医宝典】

...□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医博士 这些天北京的天气已很冷了,今天来讲讲风寒伤经络的事儿。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至于被风风寒所伤,但有特殊情况,比如,当天气特别冷时,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或站在风口,或穿得太少,就有可能被风寒所伤。 这种情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297.html

外感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外感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 【外感】 病因和病症分类,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这些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或同时受病,都是自外而入,故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54.html

愚孙,年九岁,于正月下旬感冒风寒,两三日间,表里俱觉发热。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愚孙,年九岁,于正月下旬感冒风寒,两三日间,表里俱觉发热。诊其脉象洪实,舌苔白浓。问其大便两日未行,小便色黄。知其外感之实热,已入阳明之府。为疏方︰ 生石膏(二两)知母(六钱)连壳(三钱)薄荷叶(钱半)甘草(二钱) 晚六点时煎汤两茶盅,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465.html

伏温外挟风寒暑湿各新邪为病_《温热逢源》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令而发者,尚非兼挟暑邪之病。其有兼挟暑热之邪而发者,则必另有暑热见证。其新病引动伏邪,大致亦与兼挟风寒者相似。须审其轻重缓急,厘清经界,方可着手也。至兼挟湿邪之证,有外感之湿,有内伏之湿。伏气既动,则热自内发,蒸动湿邪,与伏温之热混合,为病...

http://qihuangzhishu.com/813/28.htm

儿童外感咳嗽别乱吃川贝母_幼儿期保健_【中医宝典】

...浙贝母一般多用于外感痰热,川贝母多用于内伤咳嗽,润肺止咳。儿童外感咳嗽,如果初期误用了川贝母,咳嗽往往会变得长期不愈。 从入秋以来,我就不断接到家长们的电话,他们纷纷告诉孩子咳嗽的问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冬天。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儿童冬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yuer/a5814.html

妊娠外感中药方剂_【中医宝典】

...中药处方(一) 【辨证】外感暑邪。 【治法】清暑益气,利湿安胎。 【方名】薷苓清暑汤。 【组成】藿香4.5克,乌梅3克。 【用法】水煎服。 【出处】《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2619.html

外感泄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因感受外邪所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外感风泻、外感寒邪泻、外感中暑泻、外感中热泻、外感湿泻及肺燥作泻,详见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841.htm

外感有内伤证_《卫生宝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憎寒壮热.头目昏疼.肢体拘急.或中脘虚寒.呕逆恶心.用局方人参养胃汤治之.浓朴 苍术 半夏(各一两) 藿香草果 茯苓 人参(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半)橘红(七钱半)上九味锉.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乌梅一枚.煎...

http://qihuangzhishu.com/632/262.htm

论黄胆有内伤外感及内伤外感之兼证并详治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黄胆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滥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黄胆之载于方书者,原有内伤、外感两种,试先以内伤者言之。内伤黄胆,身无热而发黄,其来以渐,先小便黄,继则眼黄,继则周身皆黄,饮食减少,大便色白,恒多闭塞,乃脾土伤湿(不必有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41.html

共找到25,7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