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四卷。清·洪寿曼编。于1907年。本书内容采自前人医着,用白话的形式予以阐述。为初学者入门读物。卷一脏腑功能、四诊、治法;卷二-四内伤、外感、妇、儿多科病症,附录杂病简验方。全书文字浅近并吸取了西洋医学、解剖学的知识,对脏腑...
...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方解】方名备急者,以备暴然诸腹满、腹急痛及中恶客忤、噤闭卒死者也。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是恐人不急救则死之义,然不如后人管吹入...
...名不在书者,皆以其形名为旗。城上举旗,备具之官致财物,之足而下旗(4) 。 凡守城之法:石有积,樵薪有积,◆茅有积,雚苇有积(5) ,木有积,炭有积,沙有积,松柏有积,蓬艾有积,麻脂有积,金铁有积(6) ,粟米有积;井灶有处,重质有居;五兵...
...,常令酒气相接不尽,一剂病无不愈,又令人肥健。酒尽自可加诸药各三两,惟蜀椒五两用酒如前,勿加金牙也。冷加干姜四两。服此酒胜灸刺。起三十年诸风 曳神验。(《肘后》、《备急》用升麻、干姜各四两,人参二两,石斛、牛膝各五两、不用蒴 根,为十四味。...
...(论一首 方九首 灸法一首 食禁一首)前卷既有头面风方,风眩不当分出,盖以此是徐嗣伯方,不可以余方相杂,故此特立风眩方条,专出徐氏方焉。徐嗣伯曰∶余少承家业,颇习经方名医要治,备闻之矣。自谓风眩多途,诸家未能必验,至于此术,鄙意偏所究也,...
...药学著作。简称《政和本草》。本书是在1116年(政和6年)由北宋政府重新修订刊行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自1249年张存惠重刊此书后又增附《本草衍义》一书的内容。...
...药学著作。简称《政和本草》。本书是在1116年(政和6年)由北宋政府重新修订刊行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自1249年张存惠重刊此书后又增附《本草衍义》一书的内容。...
...中毒方∶饮黄龙汤及犀角汁,无不治。饮马尿亦良。治饮食中毒烦懑方∶以苦参三两, 咀,以酒二升半,煮取一升,顿服,取吐愈。治食百物中毒方∶掘厕旁地深一尺,以水满坑中,取厕筹七枚烧令烟,以投坑中,乃取水汁饮四五升,即愈。急者不可得,但掘地着水,即...
...,服一丸,日二,含咽,不知少增之。卒得腹满蜚尸,服如大豆许二丸。若恶气肿,以苦酒和涂上,绛囊盛药系左臂,辟不祥鬼疰蛊毒。可以备急。治蛊毒方∶茜根 荷根(各三两)上二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肘后》云∶治中蛊吐血,或下血如烂肝者...
...备急丸 治食停肠胃,冷热不调,腹胀气急,痛满欲死;及中恶客忤,猝暴诸疾病。巴豆(去皮心膜研如脂出油取霜) 大黄 干姜(各一两)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纳巴豆霜,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