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四节壮医早期医疗卫生活动及文献记载_【中医宝典】

...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可见早期壮医卫生活动是客观存在且较为活跃的。 从壮族地区考古的情况显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疗活动。医药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因为这是保证人类繁衍的最基本的需要,甚至动物亦会采药以自救,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因此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97.html

壮族民间治病法_【中医宝典】

...壮医外科重视严格消毒之秘法。 隔离更衣法:壮族风俗,于时疫流行,染病之家常谢绝串门,各村之间暂不交往,非着眼一家一户,实寓于群体隔离。又如壮人远归,常止于村舍外甚至数里之遥,待家人提篮装衣服往迎,将换下衣物或蒸或煮,用意在于祛除浊秽,消沙虱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80.html

壮族医学特色诊疗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疗法和针挑等疗法。 1.药线点灸疗法 本疗法原流传壮族聚居的柳州地区,其主要传人为著名女壮医龙蕈氏及其嫡孙龙玉乾壮医副主任医师。1986年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三位教授加以发掘整理和规范,撰成《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书问世。该疗法现已在全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53.html

壮药,龙潜于水_【中医宝典】

...跌打丸…… 据了解,近20年时间以来,作为壮族聚居地的广西,壮医药专家学者就一直在壮族医学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充分的发掘,2002年10月,壮医得到国家认定,从此可称“壮医学”,同年底,广西壮医医院正式成立。壮族医学的发展为壮药的崛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94.html

第五章第三节方剂学的萌芽_【中医宝典】

...方类5部9卷,包括壮族医药在内。分类中设岭南方-项,标志着包括壮族医药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医药在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明确地位。据《岭南卫生方》前言,当时及随后的岭南书有李喧的《岭南脚气论》、李继臬的《南行方》、郑椎《通志》载的《治岭南众疾经效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11.html

第五章 第九节 壮乡药市的形成及作用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喷射毒气,散布瘟疾,危害人间的妖怪"都宜"(壮语,即千年蛇精)作斗争并取得胜利后逐渐形成的。传说当然不能作为确证,但它至少能说明药市形成的年代相当久远,说明壮族群众有利用草药同疾病作斗争的传统和习惯。壮乡男女老少通过逛药市,使壮医药知识得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0.html

早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2)_【中医宝典】

...四、动物类 壮族地区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 林吕何《广西药用动物》一书就收有动物药125 种。壮族先民长期以来依山傍水而居,养成了喜食动物的习惯,甚至生饮某些动物的血液。如《岭外代答》曰 :"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壮族民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82.html

第八章第二节针灸疗法的先驱_【中医宝典】

...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就质地而论,马头乡青铜针与其他地区出土的针具不相上下。说明在2000多年以前,壮族先民不仅具有高超的制针技术,而且从总体上看,壮族先民的针刺疗法乃至医药整体水平在当时处于先进行列。 另外,1976年在壮族聚居地区贵港市罗泊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39.html

第五章第五节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的建立_【中医宝典】

...有关文献才开始明确记载壮族地区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的情况。 明代,在土司制度下,官方设有医药机构,官方和民间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医药人员,地方志对此有明确的记载。《广西通志》载:"庆远府……医学在税课后,成化元年(1465年)知府周一清重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13.html

第五章 第五节 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的建立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有关文献才开始明确记载壮族地区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的情况。 明代,在土司制度下,官方设有医药机构,官方和民间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医药人员,地方志对此有明确的记载。《广西通志》载:"庆远府……医学在税课后,成化元年(1465年)知府周一清重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7.html

共找到8,5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