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三节壮医药现状和发展前景(3)_【中医宝典】

...附二:壮医药传人 罗家安(1901~1991年) 广西德保县马隘乡人,著名壮医。粗通文墨,自幼向当地民间医生学习壮医药知识,1938年起在乡里行医。擅长壮医针挑疗法,并在痧症诊断、挑治和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1965年将其经验编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67.html

关于壮医药无系统文字记载问题_【中医宝典】

...和藏医、蒙医、维医、傣医、朝鲜医等少数民族医学一样 , 壮医是客观存在。但有些人以壮医无系统文献史料为由 , 否认壮医存在 , 这是必须 澄清问题。诚然 , 壮医没有中医《黄帝内经》、藏医《四部医典》那样经典著作 , 但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0.html

第一章第六节关于壮医药无系统文字记载问题_【中医宝典】

...和藏医、蒙医、维医、傣医、朝鲜医等少数民族医学一样 , 壮医是客观存在。但有些人以壮医无系统文献史料为由 , 否认壮医存在 , 这是必须 澄清问题。诚然 , 壮医没有中医《黄帝内经》、藏医《四部医典》那样经典著作 , 但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4.html

第二章第二节巫文化与壮医药关系(2)_【中医宝典】

...长期存在 , 壮医对某些疾病确有较好疗效 , 却往往以巫医形式出现 , 这在解放前 , 特别是边远山区壮族民间更是如此。刘锡蕃《岭表纪蛮·杂述》对此有明确记载 :" 蛮人以草药医治跌打损伤及痛瘟疮毒外科一切杂疾 , 每有奇效 , 然亦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59.html

南方少数民族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四)壮族医药发展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对壮医药研究不够重视,起步较晚。50年代末期,广西柳州地区人民医院覃保霖曾对壮医陶针疗法进行发掘整理,并在1958年《中医杂志》第三期发表了《壮医陶针考》一文。随后,在1959年出版了《陶针疗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10.htm

第十章第五节结束语_【中医宝典】

...通过以上壮医与各民族医药在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则治法等方面异同比较可以得知,各民族医药均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族风俗,都是各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智慧结晶,他们形成和发展都是各族人民经过千百年艰苦实践--认识--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52.html

第五章第三节方剂学萌芽_【中医宝典】

...药物知识及医疗经验不断积累,为壮医方剂学形成奠定了基础。由于壮族未能形成本民族规范化文字,故壮医医疗经验、单方、验方大多只能通过口授、耳听、心传形式流传下来,遗失固然很多,其中部分由于汉文资料记载得以流传下来。从唐宋时期方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11.html

壮医药发展概况_【中医宝典】

...壮药是根据壮医传统理论和经验应用于临床,具有传统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天然药物。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壮医药,经过近20年发掘整理,已知壮药资源达2000多种,常用也有500多种。加强对壮医药资源发掘研究和开发利用,将成为广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9.html

壮医药萌芽_【中医宝典】

...骆先民便逐渐意识到,有些植物对人体有毒,而有些则能治病,从而促成了原始医药萌芽。我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这不仅是中药(汉药)起源论述,壮族古代医药起源自然也是遵循这一规律发展起来。到了先秦时期,壮医除了针刺疗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6.html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天文、算学、冶金、纺织、制陶、水利工程、建筑、机构等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史上极为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极为重要时期。一、职业医生和医学专著出现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专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1.html

共找到848,1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