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望法提纲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者乎.若夫因脉证而异.因气色而异.又当.辨其三因.庶乎标本明而虚实判.不至以不平平矣....

http://qihuangzhishu.com/736/103.htm

声音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人体的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而能够反映出脏腑的变化情况。 听声音 1.声音 实证和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烦躁多言;虚证和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静默懒言。声音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60.html

何谓”诊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包括“听”和“嗅”两方面。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要领,临证之首务”。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问诊主要是对病人或陪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7.html

辨络脉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望诊内容之一。络脉,这里是指“浮络”,即浮行于浅表的小血管丛。诊察络脉的色泽、充盈度等,并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经脉气血的病变。如痛证见青色,多因气滞血凝;若痹痛而黑色,多属慢性的寒证痛证;若皮肤灼热而色黄赤,多见于湿热引起的痈肿...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nluomai-1229.html

有十度有阴阳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情;其中之论,取虚实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奇,异也。恒,常也。六十首,即禁服篇所谓通于九针六十篇义,今失其传矣。微之事者,之法而其精微也。追阴阳变者,求阴阳盛衰变也。章,明也。五中,五脏也。五度,即前十度也。...

http://qihuangzhishu.com/481/59.htm

失神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此外,望诊中的“真脏色”,脉中的“真脏脉”,亦是失神的表现。故不应把失神局限地理解为精神症状。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ishen-1375.html

气色脉象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既讲声音旨.当明脉象.灵枢曰.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脉.则病已矣.夫所谓相胜相生者.何也.脉胜色.色胜脉.谓之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5-30.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舌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虚实等的依据。 【舌望诊内容之一。主要察看“舌苔”和“舌质”两方面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作为辨别病变的性质、病邪的浅深和病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92.html

中医包括哪些?_中医_【中医宝典】

...即通过听声音和嗅病气测知病况,的内容具体来讲,可以分为声音、语言、呼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 声音 正常的声音自然、音调和谐、语言表达清楚。 病变声音: 嘶哑:包括声嘶和失音,声嘶是嗓子干涩发音困难,失音是完全不能发音。多因外感风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8.html

总括_《幼科心法要诀》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术】

...儿科自古最为难,毫厘差千里愆,气血未充难据脉,神识未发不知言。惟凭面色识因病,再向三关热寒,听声审病兼切脉,表里虚实随证。【注】儿科一道,自古为难,盖以小儿形质柔脆,易虚易实,调治少乖,则毫厘失,遂致千里谬。气血未充者,气血尚未...

http://qihuangzhishu.com/774/3.htm

共找到458,6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