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脉候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玉机真藏篇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8-14.html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南北朝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类型:植物原文如下: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

http://wenxue360.com/mingju/4300.html

针法合于四时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四时有数,而并系于春夏秋冬者也。针之要妙,在于秋毫者也。”认为井、荥、输、经、合五腧穴,是与季节相联系的,针刺时要加以注意。其具体内容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冬刺井”、“春刺荥”、“夏刺输”、“长夏刺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9-5.html

逆从四时无胃亦死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平人气象论)岐伯曰∶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素问平人气象论。阴病得阴脉,阳病得阳脉,谓之从,从者易已;脉病相反者为逆,逆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春得弦,夏得钩,秋得毛,冬得石,谓之顺...

http://qihuangzhishu.com/481/64.htm

修养宜四时调理_《寿世传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延寿之法,惟自护其身而已。冬温夏凉,不失时序,即所以自护其身也。故前人云∶知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养筋骨有偃仰之方,节宣劳逸有予夺之要,温凉合度,居处无犯于八邪,则身自安矣。真西山先生四时调理春月歌云∶尝闻避风如避...

http://qihuangzhishu.com/334/25.htm

四时相反脉_《备急千金要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肾脉先至,是谓肾反心。期六月,忌戊己。此中不论肺金之气,疏略未谕,指南又推五行,亦颇颠倒,待求别录上。凡疗病,察其形貌、神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可治之。 形气相得,色泽以浮,脉从四时,此为易治。 形气相失,色夭不泽,脉实坚甚,脉...

http://qihuangzhishu.com/221/1746.htm

《遵生八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专着。明·高濂撰。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本书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专着,也是我国...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84.htm

《遵生八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养生专着。明·高濂撰。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本书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专着,也是我国...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6.htm

王玉川_国医大师王玉川:修节止欲 大德增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这些养生原则在传统养生法中均有所体现,如调摄精神诸法中的少私寡欲、情志调节;休逸养生中的养性恬情;气功、导引中的意守、调息、入静;四时养生中的顺四时而养五脏;起居养生中的慎起居、调睡眠等。修节止欲 顺气调神王玉川说,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七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yuchuan/1114-1-0.html

四时运气_《疫疹一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王冰以为四时运气尚未该通,人病之由,安能精达?夫运有五而气有六,六气化者,寒、暑、燥、湿,风、火也,然又有君火、相火之分焉。木之化曰风,主于春;君火之化曰热,主于春末夏初;...

http://qihuangzhishu.com/325/15.htm

共找到14,90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