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儿哮喘发作至关重要的措施。 4.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以减少或防止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气道高反应性和特异性IgE的形成。常用药物有灭活卡介苗、胸腺肽、核酷、卡慢舒、地黄丸等。 5.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以抗变态反应性炎症,降低气道高...
...注射的,而是用喷射方式进行的一种吸入治疗。吸入式的药物可以更快、更好地进入靶器官。 虽然哮喘的药物是激素类的,但因为用量以微克计算,所以副作用一般比较小,而且在使用吸入类药物后,医生都会建议病人漱口,所以并不会出现发胖等激素常见的副作用,病人...
...B受体中亦有部分此种B受体,故哮喘患者亦应慎用。以B受体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制成的气雾剂,具有平喘作用快而强的特点,但少数病人过量吸入后,可出现哮喘加重,或者在常用剂量下使症状加剧,称为“矛盾性支气管治疗反应”。长期应用β受体兴奋剂,可使哮喘...
...是吸入植物的花粉、霉菌孢子,动物的羽毛,皮屑,屋尘,某些工业粉尘、化学性气体等;或进食鱼、虾、蟹等蛋白质,或接触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而发生。3.感染。内源性哮喘,常因人体对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过敏所致,如鼻、咽、扁桃体、肺或体内其他部位的感染...
...Suissa等随访调查了30,569名同龄人,他们从1975年到1991年间至少服用过三种哮喘药物。到1997年止,共77人死于哮喘,有66人治疗有完整记录,将这66人与2681名对照者进行比较。 在1996年,死亡者55%应用过吸入皮质...
...显微镜下可见较多的嗜酸粒细胞,尖棱结晶(Charcort-Leyden结晶体),粘液栓(Curschmann螺旋体)和透明的哮喘珠(Laennec珠)。如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痰涂片革兰染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病原菌诊断及指导治疗。三、...
...25%单纯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组胺或氨甲胆碱激发),因而认为这部分患者可能属于“亚临床型哮喘”。哮喘合并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约占28%~50%。近期资料表明,对此类病人在气管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若能积极控制鼻炎(如口服非...
...副作用,比如:发胖、影响生长发育等。 据介绍,目前治疗哮喘一般采用止喘、抗炎、抗过敏,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而糖皮质激素类药是控制气道慢性炎症最重要的药物。尤其在哮喘的缓解期,更需坚持使用此类药物。目前多采用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每日只需摄入...
...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Stolz医师等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前吸入短效β受体激动剂无保护作用。(Chest 2007,131:756) 与哮喘不同,关于COPD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前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的...
...枕头、充填式家具和地毯上。另外吸入烟雾、化学气雾剂、接触花粉、温度的改变、剧烈的情绪波动比如大哭或大笑、服用特殊药物如阿斯匹林等。 4、治疗性诊断:婴幼儿的哮喘更难诊断,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如使用平喘治疗有效,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5、...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