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中医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一文,获益匪浅,但对该文“与玄学绝交”观点不敢完全苟同。 黄煌在文中说:“中医的当务之急,是与玄学绝交,尽快沿着自然科学的轨道运行。不要再强调‘医者意也’,不要强调追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不要轻信内观...
...论诊病与破案的思考 说起破案我们自然会想到那些神探,他们一个个聪明绝顶,博学多才、足智多谋,按照犯罪分子留下的珠丝马迹,仔细推敲、顺藤摸瓜,最后终于找出真凶——真相大白于天下。破案之后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神探的智慧——太聪明了;神探的观察分析...
...大概属于“形而下”的范围,也就是“有”的范围。那么,中医呢?中医属于一个什么范围呢?很显然,她既有形而上的成分,又有形而下的成分。她是道器合一的学问。所以,《老子》也好,《内经》也好,都强调要形神合一,形气合一,要形与神俱。所以,中医所探讨的...
...从五色来考虑。这是中医很值得注重的一个方面。⑦五音下面我们看五音,五音即角徵宫商羽。东方角音,南方徵音,中央宫音,西方商音,北方羽音。五音对疾病有关系没有呢?有!《内经》讲: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闻而知之谓之圣”——...
...这个腹部。《易·说卦》曰“坤为腹”即是证明。而太阴发生病变当然就会首先影响到它的专位,故太阴病机条文首言“腹满”,再言“腹痛”。这是太阴病的定位问题。其次,太阴坤性还有什么特征呢?坤者,厚也。故《易·彖》曰:“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太阴的许多...
...时,便以“王孔子”自诩。这样一个华而不实的人,他的《续六经》自然不会有什么学术价值,所以在唐代就大多散失无存了。今存《元经》一书,题王通撰,薛收传,阮逸注,实出于伪造,前入辨之已明。 今天研究王通的思想,主要依靠《中说》一书。《中说》一书,...
...就让人犯迷糊,反正大家都弄不明白,我只要说些“你是体虚,要滋补”,“你是风湿,要祛风湿”,就可把病人给对付了,再开些吃不好也吃不坏的中药,你吃着吧,中医嘛,不吃上半年一年的,怎么有效?更绝的是在药方中开些稀奇古怪的药来炫耀自己的“博学”和“...
...仍有深远影响和指导意义。 二、对中医人体科学的影响 《易经》中医术方面的记载,除散在64卦的一些卦爻辞中外,主要集中在《剥》、《豫》、《萃》、《艮》、《咸》五卦之中。《易经》义理的本质特征是天人合一,它对中医学所倡导的“气一元论”的理论的...
...基本节律层次上的天人同步变化呢?就是肺。所以,肺者,气之本,说的是这么一件事。这个气与呼吸之气,与一身之气又有什么关联呢?显然没有什么大的关联。再一个就是“肺主治节”,《中基》里把这个“治节”说成是“治理和调节”,这个差距似乎就更大了。“治节...
...脏象学说中有关解剖部分出于揣摩者居多,甚至有中医脏器是“功能性脏器”之说。较早对中医解剖学及生理学进行现代意义的探讨的是刘广州,在1955年《中医杂志》上有“祖国医学对解剖及生理学的认识”系列文章。黄胜白1955年也在《中医杂志》发表“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