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_《麻科活人全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心脾胃经毒未降.热壅上焦口生疮.满口唇舌俱赤烂.独有牙龈不受伤.口疮之症.满口唇舌生疮.或黄、或赤、或白、而烂.独牙龈无恙者、即是也.其症多见于正收及收后.乃心脾胃三经火甚.余热未尽.而毒壅上焦.下必大便燥结.小便赤涩.治宜清利心脾之火....

http://qihuangzhishu.com/703/101.htm

口疮方_【中医宝典】

...《家庭医药》200310月号方药:急性期用冰片0.3克,共研细末,加西瓜霜15克)0.2克,喷患处,每日3次。 功效主治:口疮。 疗效:司民喜报告126例。显效106例,有效20例(详见《中国民间疗法》2003第2期)。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176.html

中医辨治慢性口腔溃疡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致心脾积热、肺胃郁热、肝胆蕴热,发为口疮多为实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发为口疮多为虚证;年老体弱,劳倦内伤,损伤脾胃,可致中焦枢纽失司,上下气机不通,上焦之阳不能下降,下焦之阴不能上行,心火独盛,循经上炎,也可发为口疮,此多为虚证。正如...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726.html

姚培发_五、顽固性口疮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虚热,中焦虚寒,下焦虚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纵观古代文献,口疮的发生,不外心脾积热、外感邪毒、阴虚火旺、阳虚浮火四端。姚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口疮早期可分为外感邪毒,脏腑郁热之实证,但迁延难愈的顽固性口疮多为素体阴虚,或热毒...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yaopeifa/540-4-5.html

口疮论_《医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味.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抹涌泉穴.若概用寒凉.损伤生气.为害匪轻.或问虚寒何以能生口疮.而反用附子理中耶.盖因胃虚谷少.则所胜者.肾水之气.逆而乘之.反为寒中.脾胃衰虚之火.被迫炎上.作为口疮.经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阴厥乃格...

http://zhongyibaodian.com/yiguan/728-8-2.html

孩子鼻炎老不好缘何要调理脾胃_【中医宝典】

...均可导致小儿抗病能力下降,鼻炎长期反复发作。 小儿脾常不足,普遍存在脾胃功能或消化功能差的问题,部分小儿饮食不节,喜用冷饮也影响脾胃。而脾虚易致外感和体内积热而感冒鼻塞等,引发鼻炎临床比较多见。如小儿流涕比较严重,大量鼻涕向后抽吸进入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667.html

小儿口疮中药方剂儿科单方_儿科偏方_【中医宝典】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胃积热。 【治法】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名】凉膈散。 【组成】黄芩6克,连翘6克,栀子6克,大黄6克,芒硝(冲服)3克,竹叶10克,薄荷3克,白蜜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391.html

吴鞠通医案——脾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庆室女 十六岁 不食十余日,诸医不效,面赤脉洪。与五汁饮降胃阴法,兼服牛乳,三日而大食矣。 甘蔗汁 梨汁 芦根汁 荸荠(乌芋)汁 藕汁 各等份拌匀。 按:《本草纲目》记载:甘蔗[性味]甘,平,涩,无毒。[主治]止呕哕反胃,宽胸膈。 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79.html

从脾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汪受传医案——-风湿邪毒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章某,男,6岁。 【初诊日期】 20061 1月25日。 【主诉】 皮疹1天。 【现病史】患儿10天前“扁桃体炎”经治已痊愈。昨日早晨患儿自己发现手上有皮疹,今日出现口腔、足部、臀部均有皮疹,有鼻塞,未打喷嚏。 【查体】 精神尚可,咽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06.html

共找到178,7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