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要论》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袁氏(佚名)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28年 序 总论 汗 麻症干渴发热论 下体冷全身冷 口疮 腹痛 吐痰 唇舌干燥唇舌破裂舌苔 发斑 云暗 看疹诸色 咳嗽 鼻涕鼻衄鼻扇 发搐 总附咳嗽诸方论 总附渴症诸方论...

http://qihuangzhishu.com/919/index.htm

产后十八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序 余素不知医,且不信医。每见世之庸医,偏执浅见,任意妄治,悖理误人者,指不胜屈。故自谓∶嗜欲饮食稍为慎节,便可寡病。持此意几三十年。岁丁酉,子媳孕,余望孙甚切,而媳素弱多疾,临产愈甚,举家惶惶,莫知所为。延医十数,聚纷然,无济干事,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1585.html

柳宝诒温病三_【中医宝典】

...瑰宝苑 柳宝诒温病三 清·柳宝诒 -------------------------------------------------------------------------------- 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53.html

伏气温病_《温病正宗》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伏气温病,本冬伤于寒。后人伤寒由表入里,温病自上而下,欲撇去伤寒,独开生面以温,而不自知其无知妄作,不但于仲景经文,未明经旨,并于《内》、《难》二经所温病,概不符合。此乃无根之学说,不足道也。仲景论伤寒∶有寒邪伤经,由经传经者;有...

http://qihuangzhishu.com/723/54.htm

卷下·脉经_《医学源流

...无所适从。所以古今脉之家,彼此互异,是非各别,人持一,得失相半,总由不知变通之精义,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读脉经者,知古来谈脉之详密如此,因以考其异同,辨其得失,审其真伪,穷其变通,则自有心得。若欲泥脉以治病,必至全无把握。学者必当先参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82.html

《小儿卫生总微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卫生总微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至疵靥,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后附方. 萧序 范序 朱序 何序 卷一 医工 禀受 初生 回气 洗浴 断脐 相视寿夭 初生服药 ...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oerweishengzongweilunfang/index.html

元精述论_【中医宝典】

...,元精藏之于肾,赖后天之养逐渐充盈而为元气之根,此即谓“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故张介宾说:“人身之精,真阴也,为元气之本。” “元精”之名始于丹经,元精之论也详于丹经,元精是内丹家修炼的上药三品之一,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148.html

《重订广温热》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何廉臣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绪言 第一卷 温热总论 温热四时皆有(添加) 温热五种辨法 温热与风寒各异 温热伏气与新感不同(添加) 温热即是伏火(添加) 湿火之症治 燥火之症治 温热本症疗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dingguangwenrelun/index.html

《医贯》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医巫闾子医贯序 卷之一\玄元肤 内经十二官论 阴阳 五行 五行各有五 卷之二\主客辨疑 中风 王安道中风辨 口眼 斜 厥 伤寒论 温病 郁病 卷之三\绛雪丹书 血症 附方 卷之四\先天要(上) 八味丸方 张仲景八味丸用...

http://qihuangzhishu.com/728/index.htm

知柏地黄丸_肾系病症中成药_【中医宝典】

...滋阴清热。用于潮热盗汗、耳鸣遗精、口干咽燥。 【产品名称】知柏地黄丸。 【产品分类】药品/中成药/肾系病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1021904。 【主要规格】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 【主要成份】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chengyao/a7451.html

共找到73,5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