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 主要是对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原发性疾病的治疗。 (二)预后 与病因有关。如感染、物理因素所致者去除病因即可恢复;如肿瘤等因素所致预后则差。...
...肌肉疼痛,伴有或不伴有肾炎的病例,应高度怀疑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的可能,再通过测定体内冷球蛋白阳性时可确诊本病。但应依次排除如下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破坏过多,如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③血小板消耗增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2)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数大于400×10/L);①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③急性大出血...
...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着不同。 急性型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
...1.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MF) (1)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慢性髓性白血病(CML)、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PMF均属MPD范畴。前三种MPD的病程中,尤其是晚期均可合并MF,故应仔细鉴别。 ①CML:PMF和CML病程中...
...停止放血的指证。也有作者认为压积达到40%以下。可使放血后出血或血栓形成的合并症更为减少。每放血500ml相当于丧失200mg铁。如反复放血而不补充铁剂,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增多症伴缺铁表现。年轻患者如无血栓并发症时,可单独放血治疗,...
...血小板数超过40万个/mm3为血小板增多。...
...成熟障碍。 4、 以下五点应具备任何一点 (1) 泼尼松治疗有效。 (2) 切脾治疗有效 (3) palgg增多。 (4) pac增多。血小板寿命缩短。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此病症状可轻可重,一般均有1~3周发热,明显咽峡炎,全身浅淋巴结均可肿大,1/3~1/2患者有肝脾肿大,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增高,但一般不超过20×109/L,异型淋巴细胞于起病4~5天后出现,至疾病第2周时常>20...
...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慢性型较为常见,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 80 %,多为 10~40 岁,为的 3~4 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