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地位和任务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养生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强调正气作用,防微杜渐治未病;把握生命和健康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重视心理因素,贯穿始终;把人类、社会和环境联系起来,去理解和对待人体健康和疾病。当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2-3.html

经络与色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也,时大时小……”《灵枢·经脉》也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说法,虽然中医无血液循环之说,但对于营卫气血在经络中的运行,论述颇为详尽,如《灵枢·邪客》:“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化以为血。”《素问·痹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舌诊与诊发展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舌诊研究》,使舌诊发展到一定高度,它与结合在一起,共同成为中医诊断学主要方法。 总之,发展到《脉经》第一次高潮出现,至《濒湖脉学》第二次高潮到来,这一时期,在诊断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出现,打开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中医内科成形阶段(明清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张氏医通》《杂病源流犀烛》《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诸疾》《医宗金鉴,杂病心法》、《临证指南医案》等,这些著作作为中医内科已初具规模,它们在体例上将疾病分门别类,在内容上多数含有疾病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药和医案等。明清时期,杂...

http://qihuangzhishu.com/76/7.htm

中医妇科定义与范围_《中医妇科》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妇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一门临床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等。中医妇科就是要运用这些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

http://qihuangzhishu.com/81/2.htm

执问经典开思路_【中医宝典】

...恩师张学文教授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生涯中,执问经典而思路开阔,法崇先贤而师古不泥,积累了丰厚临床经验和学术心得,特别在温病、急症以及血瘀证、中风、中医脑病等疑难杂症方面造诣颇深,自成风格。我们有幸跟师临证学习多年,受益颇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51.html

中医内科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法》《五十二病方》(现名)《治百病方》(现名)《上下经》《扁鹊内经》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黄帝内经》是这一时期代表作,全面阐术了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法、治疗、摄身及...

http://qihuangzhishu.com/76/5.htm

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一卷。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歌诀。各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80.htm

确》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著作。一卷。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歌诀。各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37.htm

中医预防体系与特色_【中医宝典】

...#e#   中医学里,预防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注重未病先防,而且强调已病及时处理,防微杜渐及疾病初愈后将息调养。 一、中医预防体系 1、未病先防: 中医十分重视养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07.html

共找到1,059,0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