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后兴:畲疳积论_【中医宝典】

...。狭义之疳积指小儿因饮食不当、吸奶过及、天赋不足等因素而至小儿面黄肌瘦、小腹膨隆等,称小儿疳疾;广义之疳积泛指风、寒、痧、食等因素而引起的诸多杂病的总称,畲统称为疳积病。 1小儿疳疾 1.1病因病机:“疳者,甘也,疳之为病,皆虚所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17.html

永富独啸庵_《先哲话》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里不失下剂之机,则痢后诸患无起,误其机则多至脱候。)伤寒二三日,脉沉数,虚里如奔马,或心下痞硬者,后皆为大患。病势缓者,死生易审定,如劳瘵、膈噎、鼓胀之类是也。病势急者,死生难预决,如伤寒、麻疹、痘疮之类是也。须精苦,勿误此机。癫痫固...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nzheyihua/945-8-1.html

芍药甘草附子汤_《临实验录》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不温,胃纳呆钝,口渴欲饮,二便如常。舌淡红润,脉沉细略数。综观此病,既非太阳中风。亦非太阳少阴两感,有似太阳病汗漏不止之桂枝加附子汤。其实亦非。乃汗多伤阴,阴损及阳之芍药甘草附子汤也。拟:白芍10g 附子10g 炙草10g一剂减,...

http://qihuangzhishu.com/115/27.htm

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孙一奎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叙 上卷 一、太极图抄引 二、太极图() 三、太极图说 四、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 五、问三才所同者于人身何以见之 六、命门图说() 七、右肾水火辩 九、《难经正义》三焦评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index.html

关于慢性咽炎治的再讨论_《名师垂教》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但停药不久又复发,且有加重趋势,遂不敢再用。又曾施以冷冻疗法2次,亦有所缓解,但一患感冒又复发。中医曾诊断为虚火喉痹,按肺肾阴亏、虚火上炎治之,选用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汤、养阴清肺汤等30余剂,诸似有所减轻,但又增纳差,脘腹发凉。更按...

http://qihuangzhishu.com/1039/79.htm

柴胡桂枝汤_《临实验录》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智某,女,32岁,六家庄人,1986年5月5日初诊。外感咳嗽一周,夜问较甚,痰清稀有白沫,时发热,自汗出,微恶风寒,胃纳不振,恶心欲吐,二便正常,口苦,咽微痛,不思饮,不思冷。舌淡红润,苔薄白,脉象弦缓。脉分析:发热、汗出、微恶风寒,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15/33.htm

方略_《临验舌法》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凡病皆标也,而必有其本,本者所以致病之根源也。盖惟人之病也,有一标必有一致标之本。是以之治也,有一本必有一拔本之方。不获乎致标之本,处方必不能对其也。不投以对症之方,治病必不能拔其本也。临者,欲决群莫决之疑,则内因外因,致病须审其...

http://qihuangzhishu.com/234/10.htm

自序_《因脉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幼业,见家伯祖景明公,有《因脉治》一稿,序原丹溪先生《脉因治》中来。时余学浅,未会其趣,后见嘉言先生《寓意草》云∶治必先识病,然后可以议药。今之学医者,议药不议病,叹《内经》、《甲乙》无方之书,无人考究。丹溪《脉因治》,分析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7-0.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again] ,画计难也。——《说文》 是究是。——《诗·小雅·常棣》。传:“也。” 君与臣事。——《仪礼·聘礼》 君不与。——《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而天下可图也。——《战国策·秦策》 又如:试图(打算);计(谋划) 图谋;...

http://hanwen360.com/x/56FE.html

亡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名。阳气亡逸之症。多因大汗后真阳亡脱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汗多不止,真阳亡脱,名曰亡阳。其身体必冷,多成痹寒或四肢拘急,宜桂枝附子汤。”又指伤寒误用火法所致惊狂症状。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并治》:“伤寒脉浮,以火迫劫...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93.htm

共找到195,6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