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1644年)明代的医事制度医学教育设13科,据《明史·百官志》记载有妇人科。此期妇科专著较多。薛己著《薛氏医案》,成书于公元1528-1544年,即医案16种,凡28卷,大旨以命门真阴真阳立论,对妇科理论也有重要影响。万全著《广嗣纪要}、《...

http://qihuangzhishu.com/81/3.htm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644年)明代的医事制度医学教育设13科,据《明史·百官志》记载有妇人科。此期妇科专著较多。薛己著《薛氏医案》,成书于公元1528-1544年,即医案16种,凡28卷,大旨以命门真阴真阳立论,对妇科理论也有重要影响。万全著《广嗣纪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fukexue/81-1-2.html

《周礼医官详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史著作。一卷。清·顾成章撰。刊于1893年。作者认为周代的医官是最古的一医事制度,已初具规模,后世太医署(院)之设制、似皆由此演译而生。本书参考历代注疏,对《周礼》中有关医官的原文详加考订,可供研究医史者参考。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04.htm

《周礼医官详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史著作。一卷。清·顾成章撰。刊于1893年。作者认为周代的医官是最古的一医事制度,已初具规模,后世太医署(院)之设制、似皆由此演译而生。本书参考历代注疏,对《周礼》中有关医官的原文详加考订,可供研究医史者参考。现存初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668.htm

官方教育--明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教习医术。 考试方法 明代似乎并无医学入学考试制度,学生的来源,可从医家子弟中挑选,但每隔三至五年要举行考试,三试不及第者即予淘汰之。 明代各府、州、县均设置医学,掌执地方医学教育,针灸学也列入其中。但对于地方医学教育,明代不如元代重视,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5.html

官方教育--宋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宋代置太医局设太医院开展医学教育。 机构设置 宋代置太医局设太医院开展医学教育。除此之外,自公元1061年以后,各州、县都仿效太医局开办医学教育(当然包括针灸教育),普遍设立医学教育机构,并从现任官员中选拔精通医术与文章者,兼任医学教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8.html

医疗保险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我国自1951年起,先后在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前者是解决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医疗保健问题,后者则是对各级政府、党派、团体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这两者的享受范围人数都逐渐扩大、增多,截止...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03.htm

第一章第五节土司制度对壮医药的影响_【中医宝典】

...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 , 渊源于秦汉的士官土吏 , 开始于唐宋的羁麽制度,形成发展于元代 , 全盛于明代 , 没落于清代 , 消亡于民国时期。 土司制度从开始到消亡经历了 1000 多年的漫长历史 , 而这一时期正 是壮族医药初步形成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3.html

杭州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侧记_【中医宝典】

...参合农民为170.9万,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4.42%。 政策灵活 筹资比例各异 去年10月,杭州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若干意见(试行)》,为12个区、县(市)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操作方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498.html

保健制度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在我国现行的四种医疗保健制度中,在农村享受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是少数,多数为集资医疗。集资医疗制度是在一定社会群体内,多方集资,费用分担,互助共济的集体医疗保健制度。它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单项医疗保偿制等多种形式,是组织动员广大农民...

http://qihuangzhishu.com/960/441.htm

共找到686,0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