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序_《虚元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治病不求其,真为头痛治头。缘,却与所患不相涉,服后痛渐愈,不啻陈琳檄。及见伊芳令伯德修所刻《虚元鉴》,因知心斋之意所由来也。德修柯君,虽未晤言,其学业渊博,已于所订者窥见一斑。且是书沉埋剥蚀,历有年所,当世不知有是书,即...

http://qihuangzhishu.com/264/2.htm

石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呼为长石。石胆一名立,今此又名立,疑相乱类。唐本注云∶此石夹两石间如石脉,打用。或在土中重叠而生。皮黄赤,肉白,作针纹,全不似石膏。汉中人取酒渍服,疗癖,令人肥悦。市人或刮削去皮,以代寒水石,并以当 石,并是假伪。今卢山亦无...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lishi-2.html

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经辅料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2.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等。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是通过“反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194.html

《伤寒温疫条辨》与升降散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加上升降散一,共计十五方。 在选择用药方面,杨栗山十分赞赏仲景用药秘,组方精而不杂,十五方中共选药五十味。每方中均以僵蚕、蝉衣为主药,其次选用连翘、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739.html

用药大略_《医学真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余初事医,亦阅方书,未读《经》,只知某药性寒,某药性热,某药豁痰,某药行气,某药燥湿,某药健脾,某药破血,某药补血。遇病用药,如是而已!及药不应手,嗜古而灵,始知五运六气。天地有五运六气,人身亦有五运六气,而百卉草木,亦莫非五运六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enchuan/858-46-0.html

原道统说(纂《绀珠经》)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张之派矣。若东垣老人,明《素问》,宗仲景之法,作济拔萃十书以传于世,明脉取权衡规矩,用药升降浮沉,是以有王道、霸道譬焉。至于丹溪朱氏,伤寒内伤杂病,无不精研,痰火奥义,犹其独得,宋太史濂谓其集医家大成,诚哉是言也!迨及我朝修《大观...

http://qihuangzhishu.com/346/14.htm

序_《秘传证治要诀及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尝闻医者。意也。盖人之致疾。有风寒暑湿劳逸异。药之为味。有酸苦辛咸甘澹殊非神圣工巧。焉能测其表里虚实证。审其浮沉滑数脉。变化顺逆。千态万状。要在因病制宜。临机应变。药不执。随时增减。辩其温凉寒热。度其缓急重轻。定以君臣佐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michuanzhengzhiyaojuejileifang/721-4-0.html

辽夏金元时期药物学和方剂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疾病亦相应不同。不仅如此,张元素还认为必须引经报使,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有些药物不仅本身作用于某经,且配入方中尚能引导全方其它药进入该经。这类药物就是引经报使药。 2、升降浮沉学说的形成: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也是药性理论的重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3.html

辽夏金元药物学和方剂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相应不同。不仅如此,张元素还认为必须引经报使,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有些药物不仅本身作用于某经,且配入方中尚能引导全方其它药进入该经。这类药物就是引经报使药。2、升降浮沉学说的形成: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也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5.html

子死腹中分寒热用药下法论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术】

...而害母命者多矣。古人用药,深于用意。子死有二端,用药寒温,各从其宜。有妊娠胎漏,血尽子死者。坠堕颠仆,有内伤子死者,有久病胎萎子死者。以附子汤进三服,使胞脏温暖,凝血流动。盖附子能破寒气、堕胎,此用温药之意也。有因伤寒热病温疟之类,胎受...

http://qihuangzhishu.com/670/311.htm

共找到479,0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