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的发生率为30%,男性为12%,绝经后妇女和70岁以上的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最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也在增多。 骨质疏松症在平时基本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较隐蔽,但有骨质疏松的人一旦跌倒很容易发生骨折,有时...
...老年妇女乳房增大有两种原因: 首先是心宽体胖的老年妇女,自身发胖后,乳房也随之变得丰满。只要通过合理饮食结构和运动即可矫正; 其次,乳房增大原因是患有乳腺增生、巨乳、腺瘤、脂肪血管瘤甚至乳腺癌所致乳房增大。如因垂体、卵巢、肾上腺等器官病变...
...状态的生化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生化检查中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可以反映出体内骨的代谢转换情况,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分型。如反映骨吸收的标志物明显升高,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反映骨形成的标志物降低,常见于老年型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生化检查包括...
...降低,早发骨质疏松,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第一,胰岛素是合成代谢的激素,它能直接刺激骨糖蛋白和Ⅰ型胶原的合成。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明显,减轻了骨胶原的合成,减少了骨骼中钙的沉积。同时,长期血糖增高引起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加重...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体重超标的老年妇女罹患急性脊髓性白血病的可能性比同龄人高一倍。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明尼阿波利斯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对“艾奥瓦州妇女健康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上述结论。艾奥瓦州妇女健康研究始于1986年,2001年结束,...
...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建议每1~2年复查BMD一次。如检测骨的更新指标很高,药物应减量。为长期预防骨量丢失,建议妇女在绝经后即开始雌激素替代治疗,至少维持5年,以10~15年为佳。如患者确诊疾病已知会导致骨质疏松,或使用明确会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建议...
...雌二醇缺乏是导致妇女绝经后骨质大量丢失,骨折发生率剧增的主要原因。西医曾推行雌激素替代疗法,但由于雌激素的补充对妇科肿瘤发生有潜在的危险性,使许多患者难以接受。王四旺采用双盲对照研究,将168例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Ⅰ组(安太胶囊+钙尔奇D...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多见于绝经期妇女,男子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仅为妇女的1/6。在一般外力作用下,骨质疏松者即可发生骨折。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与内源性雌激素有关,雌激素的减少,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相对加强,破骨与...
...诊断 根据患者有引起近端肾小管损害的病因,具备以近端肾小管损害为主的实验室证据,特别是有氨基酸尿、磷酸盐尿及葡萄糖尿,结合各疾病的特点而确立诊断。 鉴别 1.婴儿型Fanconi综合征鉴别诊断应注意其他原因所致的肾小管性酸中毒,肌无力症状...
...等效剂量≥7.5 mg/d泼尼松,治疗时间>6个月)的成人患者,对其在1996-2001年期间的骨密度筛检情况和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雷洛昔芬和激素替代疗法)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筛检率最高,且呈逐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