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济生集成方》为基础,“以中国医书为经,以朝鲜传统医籍为纬”,收集《太平圣惠方》、《直指方》、《圣济总录》、《妇人良方》等中朝医书中的材料,共分931条病症、10706条医方和1479条针灸方,药材按宋代《证类本草》顺序,收载630种。《...
...详细说明书,中药究竟能治什么病、药物内的哪种成分能治病、可能带来哪些副作用等将一目了然。 “在对待中药和西药的科学标准上,应当有差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孔祥復认为,西药是化学合成物质,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结构。但从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中药,应当...
...开始逐渐从医巫合流的堤岸中分流出来,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且愈向前发展,医巫的流向分歧愈明显。文化价值的取向成为医巫的分水岭,医药的取向是科学文明与精英文化,而巫则基本上转向下层位文化和神秘主义。 回顾巫医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应当...
...可忽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自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95)。 在原有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他除广泛阅读各种医书外,将《灵枢经》、《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中针灸,加以整理归纳,使其“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
...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位重要医家。 他的主要学术思想反映在《卫生宝鉴》一书中,他还撰有《内经类编》、《药象图》、《经验方》、《医经辨惑》(见刘因《静修文集》)等书,均佚。经过整理的张元素的著作有《洁古注难经》。 八、爱薛 爱薛(Isa,...
...识字,还真有这样的私塾开班授课。拿服装做文章的更多,上周就有不少专家学者签名提议:将“汉服”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参赛服饰。 任何文明的毁灭与传承,其实都是现实选择的结果。诸如“消灭中医”还是“复兴汉服”这样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话题,之所以...
...医师逐年减少,而药店、药业人员逐年增加的畸形发展。本世纪二十年代台湾,可以执业的合格医师数虽有上升,这与昭和年间日本汉医团体之再度崛起,其活动也波及台湾,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然其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中华民族对自己传统医学信赖的社会基础。现将日本...
...是不分科的。医学分科的出现,有赖于医学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当人们对各种疾病的诊治掌握了一定的规律时,于是逐步地将它们分门别类。人类对疾病的知识掌握得越多,分科也就能越细。 中医学的分科,最早见载于主要反映周代制度的《周礼》。从书中可以看到当时...
...属简单的技能操作,缺乏中医理论的指导,他们应用中医药的结果就会像日本一样走向“废医存药”的地步,对于中医的发展没有实质上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医药的对外扩展并不等于中医药的发展,使用中医药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医药。 生意社10月15日讯 继承、...
...——“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发起人和创办者,对推动医学发展,开展学术交流起着一定作用。 十二、龚廷贤 龚廷贤(1522~1619),字子才,号云林山人,又号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龚信,字西园,一说字瑞芝,任职太医院,撰有《古今医鉴》8卷。廷贤幼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