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叙论_《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夫心痛者,在方论则曰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真心痛,则手足青至节,若甚,夕发昼死,昼发夕死,不在治疗之数。方中所载者,乃心主包络经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

http://qihuangzhishu.com/627/484.htm

诊法论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此阴阳又在所必讲也.七者诊人备矣.至于从容人事.不失人情.则又有诊.曰八度君.度民.十度卿.君者王公大人.其骄恣纵欲.气志之顺逆.各有差等.民则有苦乐暴久贫富之异.卿则有尝贵后贱.败伤脱势.乃欲侯王之类.此谓人情.得其情而从容于其间....

http://qihuangzhishu.com/726/32.htm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三十卷,两《唐志》皆着录,北宋以还,渐多散佚,《宋志》仅存卷,元以来遂鲜称及之者,盖亡失久矣。光绪中叶,吾乡杨惺吾先生始从日本获唐写卷子本影钞以归,存二十三卷。桐庐袁忠节公得其书,未加详校,即以付刊,伪谬滋多,未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2-2.html

篇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以候脾胃之气(脾脏与胃,以膜相连,故以候脾,兼候胃也。候胃气者,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穴中,动脉乃应手。次第《候论篇》文)。(顾英白曰∶轩岐之所谓候者,亦非如后世之谓候也。人有候,是总人之一身,而分为上中下...

http://qihuangzhishu.com/729/122.htm

《四圣心源》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火法 治太阴湿土法 治阳明燥金法 治太阳寒水法 卷·脉法解 寸口脉法 寸口人迎脉法 候脉法 脏腑脉象 四时脉体 真藏脉义 浮沉大小 二十四脉 浮沉 迟数 滑涩 大小 长短 缓紧 石芤 促结 弦牢 濡弱 散伏 动代 卷四·劳伤解 中气 ...

http://qihuangzhishu.com/1296/index.htm

所主_《诊家枢要》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候附)寸为阳.为上部.主头项以下.至心胸之分也.关为阴阳之中.为中部.主脐腹 胁之分也.尺为阴.为下部.主腰足胫股之分也.凡此之中.每部各有浮中沉候.之.为候也.浮主皮肤.候表及府.中主肌肉.以候胃气.沉主筋骨.候里及藏...

http://qihuangzhishu.com/217/8.htm

述病上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人察病之源.推病之自.审病之确.莫过内经.后世务为支离.故昧厥所由.而不能知阴阳脏腑之所以然.今聚内经十六卷之文.总其散见.合而述之为病情八章.使后学得所指归焉....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10-0.html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三十卷,两《唐志》皆着录,北宋以还,渐多散佚,《宋志》仅存卷,元以来遂鲜称及之者,盖亡失久矣。光绪中叶,吾乡杨惺吾先生始从日本获唐写卷子本影钞以归,存二十三卷。桐庐袁忠节公得其书,未加详校,即以付刊,伪谬滋多,未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6/214.htm

内经》中的草木鸟兽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千年前的医学成就所惊叹,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竟宛若一博物学全书。 《内经》涉及的草木鸟兽名称近百种,按照《本草纲目》16分类方法,囊括了动物6及植物5部下的所有类别。说明早在《内经》时期,古人已对鸟兽草木之学颇为关注。草木鸟兽在《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625.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0993.html

共找到295,72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