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年总论_《审视瑶函》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复慧子曰∶天四时,岁,此即外因是也。四时者,春夏秋冬也;者,风寒暑湿燥火也。且初之气,自年十二月大寒节起,至立春雨水惊蛰前终止,乃厥阴风水事;二之,自二月春分节起,至清明谷雨立夏终止,乃少阴君火用事;三之,自四月小满节起...

http://qihuangzhishu.com/662/16.htm

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就是风、热(暑)、火、湿、燥、寒的简称。这种气候变化要素,也就是在天的阴阳之。故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素问·天元纪大论》)。三阴三阳是阴阳之多少的不同称谓。“阴阳之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http://qihuangzhishu.com/44/147.htm

后论_《医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天之在人之。上编所言,天之也。此篇所言,人身之也。《经》曰∶人身之,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是人身之,可名之为风也。各脏腑皆,皆可名风,而属之肝者。以风为动物,肝主动也。《经》曰∶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bian/603-8-10.html

寒热补泻兼用辩_《侣山堂类辩》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治病专宜于寒者、热者、补者,泻者,又宜寒热补泻之兼用者。如《伤寒》附子泻心汤,大黄、芩、连、附子,寒热之并用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以人参、大黄、黄芩、姜、桂,补泻寒热之并用者。《金匮》大黄附子细辛汤,大黄、干姜、巴豆之备急丸...

http://zhongyibaodian.com/lvshantangleibian/803-6-42.html

五运_《增订叶评伤暑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八月白露终止。【天时】 大雨时行,寒热互作。【民病】 黄瘟衄血,咽干呕吐痰饮。五之,阳明燥金用事,心盛肺衰,火怕水复。自八月秋分节起,至十月立冬终止。【天时】 温气乃至,初冬尤暖,万物向荣。【民病】 寒热伏邪,于春为疟。,太阳寒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zengdingyepingshangshuquanshu/778-7-14.html

先后的解释_先后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先和后;早和晚 early or late 人来的不少,但总要分个先后 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 one after another 她先后去了美国、英国和德国求学 国语辞典 前後。 禮記.大學:「物本末,事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http://hanwen360.com/c/107132.html

煎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景岳全书》煎 《虚损启微》煎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景岳全书》:煎【处方】黄耆(炙)、肉桂、人参、白术、当归、炙甘草。【功能主治】痘疮气虚,痒塌倒陷,寒战咬牙。并治男妇阳气虚寒等证。【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

http://zhongyaofangji.com/l/liuqijian.html

五运总论_《医学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善。(元正纪大论)天道与地理五行相错图(图)此一章,论五运六气应见之候也。化之正者,常气也。变之纪者,变也。化有变,复。有用病之候者,其化之一候,化之正应见也。变、胜、复、、病五候,变之纪应见也。厥阴所至为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gangmu/335-44-1.html

补泻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补泻即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 【补泻】 补和泻是治疗上的两个重要原则。“补”,主要用于治疗虚证。“泻”,主要用于治疗实证。在针灸疗法中的补泻主要是通过应用不同手法以产生不同刺激强度与特点而取得的。古代应用的针法补泻种类很多,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00.html

五脏五味补泻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李时珍曰︰甘缓、酸收、苦燥、辛散、咸软、淡渗,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变者也;其或补或泻,则因五脏四时而迭相施用者也。温、凉、寒、热,四之本性也;其于五脏补泻,亦迭...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24.html

共找到526,5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