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称辨证施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是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所谓辨证,即通过四诊、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病证。所谓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49.htm

三焦辨证的认识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中医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对温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三焦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2.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与人则分别矣。” [数] 七加一的和 [eight] ,数也。——《玉篇》 陈馈簋。——《诗·小雅·伐木》 地理以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 者,维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 遇艮之。...

http://hanwen360.com/x/516B.html

舌诊时脉诊的冲击(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在分类学方面,张诞先《伤寒舌鉴》将舌质舌苔共分为类,他的分类方法不分舌质与舌苔,纲目不甚明显,后傅松元著《舌胎统志》改以舌色分类法,他以舌色为,分为枯白舌、淡白舌、淡红舌、正红舌、绛色舌、紫色舌、青色舌、黑色舌等。 在分类学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3.html

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围绕的有关资料详细查询。如主症为发热,则要追问是否恶寒,有无出汗,渴或不渴,发热时间和热型等。进而分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证候。 中医对问诊,很早就有一个提纲歌诀,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69.html

执和致平是中医防治疾病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不复发。故“执和致平”调理机体阴阳二气,是中医防病、治病之。 中医学治病,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了很多治法,但总不离调和阴阳二气之和平。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此即说明,任何疾病,都是阴阳二气之失调而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28.html

张云鹏_二、重视系统观念 主张多元辨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辨病态、辨病机等等,对疾病的认识不但要看到现在症状,还要了解过去症状,同时要预测未来的症状。就辨证而言,中医有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七情辨证等等。医者,必须整体出发,全面审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angyunpeng/547-3-2.html

眼科辨证九分法_《中医眼科备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七)血证()虚证(九)痰证二.九分法的产生(一)眼科辨证法复习⒈常用辨证方法(1)眼科专用辨证法1)五轮辨证2)内外障辨证3)眼底辨证(2)移植于其它学科的辨证法1)辨证2)六淫辨证3)脏腑辨证4)气血津液辨证5)六经辨证6)卫气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yankebeidu/1098-9-10.html

准确辨方证 活用经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关键在于方证是否对应。经方大师胡希恕教授有句名言,“方证是六经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并特别强调,“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准确。”这充分说明了用《伤寒论》经方治病辨方证的重要性。 刘渡舟教授曾指出:“《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77.html

症·证·病_【中医宝典】

...病异治,异病同治也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有的中成药千百年不衰。是因为以、脏腑辨证为依据,而不是用是药治某病。比如,六味黄连、板蓝根等都出现过问题。随着新药种类的增加,出问题的概率会加大。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用辨证规范药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979.html

共找到81,6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