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之一。外感或内伤所致的热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热。”《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热证有表热证、里热、虚热、寒热分。详见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326.htm

辨证要点与常见型_【中医宝典】

...辨证要点与常见型 妇科疾病的辨证要点,是根据经、带、胎、产的临床特征,结合全身症状、舌象、脉象,按照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的原则,来确定它的证型诊断。因此对妇科疾病的辨证,必须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辨别脏腑、气血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34.html

什么是肝郁气滞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肝郁气滞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及而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又称肝气郁结,简称肝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因病邪侵扰,阻遏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所致。本证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窜痛,或妇女月经失调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93.html

辨证源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内经》中并无“”这一名词,但其具体内容已有散在性论述,且基本确定了其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已具体运用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如方隅在《医林绳墨》曾说:“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7.html

脏腑辨证与辨证有何关系_【中医宝典】

...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运用四诊的方法,结合脏腑的病理反映,来分析各种病证,用以指导临床治疗的一种辨证方法。 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也可以说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脏腑辨证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145.html

慢性胃炎中医湿诊断标_【中医宝典】

...中国上海的研究人员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对确立脾胃湿热有意义的症状排序为:舌红苔黄、苔腻、口黏腻、小便黄、大便秘或干结、面色红、肢体困重;对确立脾虚湿组有意义的症状排序为:苔腻、口黏腻、小便黄、胖大舌、口淡、纳少。研究人员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21.html

周仲瑛_四诊合参 望诊 闻诊--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技巧(一)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有夹滞,若干燥少津,已有伤阴机。③判别病机属性真假:同一黑苔,如黑而润滑者为阴寒内盛,有水极似火势;若黑而燥裂有刺者,又为热极。④注意病机的错综夹杂:如舌苔黄白相兼多为寒热错杂,或温邪由表初传入里,表里同病。舌质光淡少津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ouzhongying/1103-3-1.html

辨证要点与常见型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术】

...,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妇科采用的辨证方法主要是脏腑辨证和气血辨证,个别采用卫气营血辨证。如产后发热的感染邪毒型,病变表现了温热病的发展全过程,此时用卫气营血辨证就较为合理。当然无论何种辨证方法,尽可以统而论。兹将妇科疾病常见型,按...

http://qihuangzhishu.com/81/35.htm

伤寒脉总论歌_《伤寒百歌》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术】

...而虚.此是里虚宜审的.(里亦有虚实.脉沉而有力者.里实也.故腹满.大便不通.沉而无力者.里虚也.或泄利或阴证之类.以上句.辨表里虚实尽矣.)风则虚浮寒牢坚.水停水 必沉潜.动则为痛数为热.支饮应须脉急弦.太过脉为可怪.不及脉亦如然....

http://qihuangzhishu.com/862/3.htm

与中医对话,走近脏腑辨证_中医辩证脏腑辩证_【中医宝典】

...的病变上,也即的定位是辨证内容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例如,辩证是辨证的纲领,但辨证只是分析、归纳各种的类别、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关系的纲领。如果要进一步分析疾病的具体病理变化,就必须落实到脏腑上来,用脏腑辨证的方法才能解决。...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68.html

共找到438,7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