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振等型,分别选用保元汤合甘麦大枣汤、天王补心丹、参附桂枝甘草汤等方加减治疗。 从临床诊疗实际来看,本病的病位在心,心主血脉,故其主要病机当为心脉痹阻。心脉何以痹阻?虽与心虚(包括气、血、阴阳诸虚)不无关系,但既然心脉已然痹阻而出现胸痹心痛,...
...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李富玉对脾胃病的临床辨证除了传统的辨证施治外,尤为重视三个方面,一是脾胃病遇冷则痛并非均为寒证;二是重视肝对脾升胃降的调节;三是重视脾胃病的微观辨证。 现介绍李富玉治疗脾胃临证验案: 溃疡性结肠炎 李富玉...
...其他任意一项,诊断即可成立。2.胸痹心脾两虚证证候特征:病位在心,心脾同病;心脾同病,虚实错杂;症有主次,当分轻重;舌象有别,凭舌审证。3.益气养心、健脾化痰法是治疗胸痹心脾两虚证的基本法则,应用时应注意:心脾同治,重在治本;扶正祛邪,贵在调...
...克,桂枝5克,炒苡仁12克,元胡9克,乌药5克,厚朴9克,车前子12克(包),甘草3克。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腹痛少有发作,白带减,精神欠佳,食纳有增,以补中益气汤加木香6克,枳壳6克,乌药6克,炒苡仁15克。5剂,水煎服,日1...
...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四、治疗经验 1...
...甘草(一两炙) 杏仁(五十枚)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合。仲景伤寒论同。(并出第十三卷中)深师疗胸痹连背痛。短气。细辛散方。细辛 干地黄 甘草(各二两炙) 桂心 茯苓(各五两) 枳实(炙) 白术 生姜 栝蒌实...
...煮熟成稀粥状,离火冷温,方可食用。 功能:健脾肾,补气血。 主治:脾肾不足,气虚血少,或脑血管供血不足头懵等症(贫血)。 红枣饮料 处方:红枣10个,胡桃3个,麦冬10克,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红枣,麦冬洗净,胡桃打碎三味共放锅内,加水500...
...茯神15克,党参15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夜交藤30克,泽兰叶20克,炒枣仁15克(打),柴胡1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上方服至14剂时,眼肿大减,下肢亦未肿过,梦已不多,睡眠转佳,但是入睡尚难。舌胖大而暗,脉弦细...
...□ 赵家有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笔者坚持不懈钻研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中运用经方治疗效如桴鼓。 验案一 张某某,男,47岁,2008年11月10日就诊。头痛两年余,晨起恶心、痰多而白。舌淡红薄白苔,左关脉浮中取有力,沉取无力。 ...
...)的四句话来概括。如就其他杂病论之,不管病在何脏,认为由郁而致都应以调之,和缓中州转枢少阳,达到抑制木郁反克取胜,从而使邪去正安,这是脏腑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辨证论治必然规律,而从郁论治更应谨守此则。 郁证案例举隅 眩晕案例 五脏六腑的精气皆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