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相生相克呢?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周而复始,失一不可,不偏不倚,不可太过,不可不及,故圣人倡中庸之道,乃为中医之至理,是以五行身命的气化,十二经络的“周易——即易经”——乃为医疗获取健康之最高境界。观之今日科学再怎么进步,药物再怎样特效,就像再好的农药亦消灭不了虫害问题,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2.htm

脏象小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强 淄博市中心医院 脏腑理论被称之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核心,而“脏象”是中医脏腑理论中一个基本概念,其外延比脏腑理论要小得多。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却有把中医学理论中脏腑有关的内容全部归为“脏象”的倾向,故“脏象”值得一考。 记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25.html

《阴阳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中医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中医里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离开它就不行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06.html

气功中医有什么关系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气功强调对意念的运用,是对中医调神理论和情志学说的补充和发展。掌握了气功心身同练的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气功作用机制的探讨,亦有益于对中医“气化论”、“精气神”理论和脏腑心理相关性等的深入认识。发掘...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77.html

中医长寿学说及养生要领_【中医宝典】

...应该减少耗损,两汉之际的桓谭,在所著《新论》中提出“人生如燃烛”,这也是对静养的另一种解释。在静养和减少消耗中,特别强调精气内守,保养肾精。 3.重节奏,贵和谐  中医养生治病都讲求天人之和谐,人要一年四季,一日晨昼昏的节奏同步,阴阳的刚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99.html

何祚庥先生论中医_【中医宝典】

...微小,犹如那冰山的一角。何祚庥先生的错误在于,他站在冰山的角上自负地宣称“这就是整个的冰山”! 何祚庥先生的最“伟大”之处就是认定中医是伪科学,他说五行生克制化学说中医的理论基础,五行学说早就被定为封建迷信了,建立在其上的中医难道不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00.html

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理性情感合一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19.html

《易经》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探讨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科学试验相结合,是揭示生命奥秘的金钥匙。其意义是不可估量的。本文谨就《易经》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做一初步探讨。 一、对中医阴阳学说的影响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受《易经》的影响很大。贯穿《黄帝内经》一书始终的阴阳学说,直接来自先成书的《易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05.html

道教的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_道家_【文学360】

...、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成为古人解释各种自然和人生现象的一种理论。 八卦学说为古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太极’是阴阳未分,天地浑沌时期。‘两仪’就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03.html

欧阳修之秋声刘河间论_【中医宝典】

...“秋”为题,骈散结合,旁征博引,畅意抒怀,其中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尤值得中医学家重视。 欧阳修由社会和自然两个方面对“秋”展开论述:“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65.html

共找到860,71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