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本节所论述的自汗、盗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xue/76-8-3.html

风伤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桂枝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并治》:“太阳病,发热,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张氏医通·诸伤门》:“如交霜降节后,有病发热,头痛,自,脉浮缓者,风伤卫也。以风为阳邪,故只伤于卫分。卫伤,所以腠理疏,自出,身不疼...

http://qihuangzhishu.com/168/667.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热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病类。三阴三阳内连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34.htm

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六经病脉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着。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热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病类。三阴三阳内连脏腑...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4.htm

_《医学集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臣曰:脉大浮濡,在寸为自,在尺为盗汗。自汗属阳虚,宜扶阳补卫;盗汗属阴虚,宜滋阴降火。至伤寒时疫,狂,由初起失表,邪气内溃,宜清燥和荣,当于各门求治。凡出汗如油、如水、如珠皆属危,急宜峻补,缓则不救。阳虚自,参芪汤:黄芪、...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jicheng/1033-9-17.html

但头出四机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范铁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反映着人体阴阳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在《伤寒论》中对辨之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但头出”论述非常典型。笔者认为,《伤寒论》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416.html

辨少阳病脉并治·伤寒论

...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

http://wenxue360.com/guji/3702.html

辨少阳病脉并治·伤寒论

...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伤寒三日,...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2.html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枯涩之象。若再被下,则下焦津液亦伤。木气枯竭,则小便不利,直视。下焦相火空虚,水气离火,则失溲。木枯被火,则发黄,惊痫,瘈瘲。经文应当如此解释,便合原理。如将风字认为是大气的风寒的风,试问未发汗以前,又名甚么温呢。如《伤寒论》有云出谵语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17.htm

共找到93,7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