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岐黄典籍图释,究经旨学派流传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源及流,成书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存有莫氏藏本,以及1916年、1937年的刊本。是学习经典医籍的参考读物。 “医经学派”,治学严谨,博学闻达,大多通儒精医,其证治疾病,审察慎微,皆学验俱丰,他们留下了大量文献,为中医药的发展,作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6.html

朝鲜医学发展概况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已经出现了不同学术观点的四大学派:一是主张以《东医宝鉴》为轴心注重临床实践发展民族医学的经典学派;二是主长以《医方活套》为轴心、注重临床实践发展民间医学的民间医学派;三是主张以《东医寿世保元》为轴心发展四象医学的四象医学派;四是主张以《东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08.htm

经方研究正走向深入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马家驹 陈建国 陶有强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经方”是具有独特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术体系,源于古代神农伊尹汤液学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又有比较深刻而确切的时代内涵。经过长期的发展,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对经方的研究也正走向深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83.html

成无己 简历_【中医宝典】

...成无己(1066?~1156?)。据张孝忠《注解伤寒论》的广泛流传和后世伤寒学派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81.html

道教思想的影响_道家_【文学360】

...学派,而且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扬雄、桓谭、王充等;有时为官方儒学所吸取,如宋明理学;曾经一度成为官方哲学或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潮,如汉初的黄老学和魏晋玄学。此外,...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37.html

蒙族药学发展历史概述_【中医宝典】

...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医药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它吸收藏医、汉医及印度医学理论的精华,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点和独特理论体系、临床特点的民族传统医学。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60.html

秦汉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集东汉以前药物学术经验之大成,对历代本草学和方剂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及方剂学理论,被尊为众方之祖。...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3.html

回顾回族医药的发展历史_民族中医回医_【中医宝典】

...综合百科全书》问世,更加丰富了阿拉伯医学的治疗学内容。是时阿拉伯医学已成为有理论有丰富经验的古代医学。 中国回回医学的发展,相伴于中阿医药交流。中阿医药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当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与西域之交流日益频繁,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51.html

大历史观看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著名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曾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认为人们研究问题多戴上了显微镜,对望远镜的观点,倒很少人注意。 自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规模迅速扩大,中医的存亡与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43.html

医学流派,精彩纷呈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鉴于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杏林人物众多,各家研究内容又不尽相同,故历史上医学流派纷呈。继金元以朱震亨、戴原礼为首的“养阴派”后,明清浙江又形成以张景岳、赴献可为主的“温补派”,以张志聪、高世拭为代表的“钱塘学派”,以俞根初、高学山为首有地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50.html

共找到70,4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