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发生休克的原因和个人体质的耐受性,休克的程度轻重有所不同,但按微循环病理变化的分期,其表现是共同的。 1.休克代偿期 亦称休克前期,此期症状如不细心观察常被忽略,因为在失血性休克,其失血量尚未超过机体血容量[体重(kg)×7%~8%]...
...老人时是清醒,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 (一)对病人作心理上的安抚 休克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病人,...
...可以摸到脉搏增快,这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2)摸肢端温度:周围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减少,肢端温度降低,四肢冰冷。 3.血压 临床上常将血压的高低作为诊断有无休克的依据。但在休克代偿期,由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收缩压可以正常,可有舒张压升高,...
...2—3小时33例,3小时以上11例。 3、救治结果,本组93例治愈88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多发伤伤情过于严重及复杂,休克不可逆,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 救治体会 1、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对严重创伤合并休克的救治至关重要...
...(一)发病原因 根据不同病因,一般将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 1.感染性休克 又称败血性休克,主要由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有害产物所致,以革兰阴性菌感染居首位。儿童感染性休克的病原体...
...老年心源性休克为极其危重的心脏急症,病死率很高。心源性休克,大都发生在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为了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重点应放在原发病的治疗及监护上。对从事心血管病的医护人员,尤其是工作在CCU的人员,应该对心源性休克的诊断监护及紧急...
...(一)发病原因 引起新生儿休克的原发病可分为3类,即心源性、感染性和低血容量性休克。 1.心源性休克 (1)缺氧性心肌损害:窒息、肺炎、呼吸窘迫、呼吸暂停。 (2)代谢性心肌损害:低血糖、低血钙等。 (3)严重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
...尿量亦减少。 (二)休克中期 临床表现随休克的程度而异。一般中度休克时,除上述表现外,神志尚清楚,但软弱无力、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脉搏细速,按压稍重即消失,收缩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脉压小于2.7kPa(20...
...(一)发病原因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5类: 1.心肌收缩力极度降低 包括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如病毒性、白喉性以及少数风湿性心肌炎等)、原发性及继发性心肌病(前者包括扩张型、限制型及肥厚型心肌病晚期;后者包括各种感染...
...老年休克患者原本多脏器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原来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各种药物,因此治疗难度较大。在临床中经常遇到多种棘手的矛盾。如出血性休克时止血药与可能诱发脑血管闭塞性病变的矛盾;纠正低血容量与心功能衰竭的矛盾;应用抗生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