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苦欲补泻论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何则?五脏之内,各有其神,神各有性,性复各殊,故形而上者神也,有知而无质,形而下者块然者也。五脏之体也,有质而无知,各各分断者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皆指有知之性而言,即神也。神也者...

http://qihuangzhishu.com/342/1916.htm

五味_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五味的作用和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jibenlilunzhishi140/263-7-1.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灵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协调统一体黄帝内经所说的五脏,实际上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以心为例:心居胸中,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主神明,主血脉,心合小肠,生血、荣色,其华在面,藏脉、舍神、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谈心的生理、病理时,至少要以上诸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lingshu/101-1-0.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素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协调统一体黄帝内经所说的五脏,实际上是指以肝心脾肺肾为核心的五大系统。以心为例:心居胸中,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主神明,主血脉,心合小肠,生血、荣色,其华在面,藏脉、舍神、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谈心的生理、病理时,至少要以上诸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huangdisuwen/100-1-0.html

评介姜春华学术经验精粹_【中医宝典】

...一册,有关他的论文发表后必拜读数遍。我虽撰写过有关姜氏的若干文稿,但要撷其全部精义,只能望书兴叹!为此,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组织专门班子,钩其精粹,加以阐发,撰成本书,我感到甚有必要。 2主要内容与学术经验 精粹共分五篇:一为学术思想的由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8.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内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2.html

时间到自然整体:天下随时,道法自然,立象尽意——内经认识世界之三原则(上)_【中医宝典】

...西方的生命科学、进化论、各种史学理论几乎皆如是。 中国:华夏古代学术“观象授时”起始,很早就形成了“以时为正”的观念。 中华学术的源头是周易。如王弼:“夫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是故,卦以存时,爻以示变。”(周易畧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168.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_【中医宝典】

...系统的养生理论,成为中医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养护生命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四时养生、情志调摄、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导引养生等等,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四时养生、调摄情志,以及治未病。 四时养生即顺应自然的养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409.html

五脏苦欲补泻解_目经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各有天性,遂其性则欲,违其性则苦,本脏所苦为泻,本脏所欲为补。盖指水润下作咸,火炎上作苦,木曲直作酸,金从革作辛,土稼穑作甘。五味而言,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

http://zhongyibaodian.com/mujingdacheng/642-11-16.html

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各条经脉血与气的比例,孰多孰少,“皆有大数”,都可通过一定手段检测获得。文中提到的“血之清浊”,是内经作者经常使用的学术语言。 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六腑里的“水谷浊物”就像泥沙俱下的江河一样浑浊不清,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173.html

共找到893,3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