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本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八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清·魏荔彤撰于1724年。魏氏注解伤寒论,除前有总论外,六经病,瘥后劳复、霍乱等篇,亦各有总论提要钩玄、敷陈大意,能给人以启发。卷首并附方有执阴阳表里图,闵芝庆传经论以及作者方、闵二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43.htm

当前中医研究思路几个转变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e#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210029 原载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7月20卷4期 世纪之交,应该中医研究现状尤其是研究思路作一番思考,为今后中医学术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仅提出当前中医研究思路方面应该实现几个转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21.html

少阳病时相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前面谈过少阳在功用上两个特点,一个就是主枢,谈枢当然就离不开开合,枢与开合问题大家应该牢牢记住。我们研究和学习伤寒论,始终是把这个问题放在很重要位置。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个很方便法门,一个很直接切入点。这里一门深入,你很容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9-3.html

“校诂法”与“注释法”关系辨析_【中医宝典】

...观点不断产生,如:“外感六淫”至“疫气”;“伤寒”到“伤寒病”;“热者寒之”到“甘温除大热”等等。所以很多时候朴学家原典义考证与历代注释家诠释义阐述往往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如: 素问·移精变气论中的“祝由”疗法,朴学家俞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3.html

20世纪物理学发展启示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说中基不是内经里来吗?内科不是伤寒金匮里来吗?而且比内经伤寒金匮更完善了,怎么不可以用它们来取代经典呢?实在说,中基内经内科伤寒金匮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相差太远太远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45/8.htm

中医养生书籍热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沈括就有过苏沈良方,王安石也通医道。 而学习医道是为了“学以致用”,服务于民众。医圣张仲景就是痛于东汉末年大规模爆发伤寒病,“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发愤研究医学。如果理解了医道就可以掌握我们中国文化里面很精粹东西。 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52.html

四大经典不能丢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衡量一个中医学院毕业生优劣,究竟是看其外语、计算机水平,还是中医理论和实际知识掌握程度?很多中医专家指出,要想发展和振兴中医,中医传统不能丢,四大经典不能丢。 我国古代医学经典浩瀚,其中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31.html

“回归经典”是中医继承方式悲哀_【中医宝典】

...”,更不是后人不管有什么新理论、新学说、新技术统统都翻不出经典这只手掌。如果经典真的达到了“意欲有之,必皆有之;世有所出,必有其物”境界,中医“发扬”二字又该何谈起呢? 经典并不神奇,踢开经典搞临床“忤逆之徒”大有人在。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39.html

难经脉法后世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篇幅不大,段落整齐分明,都是全文学习。我们看难经向来世有“选本”就是很好证据。三在学习难经时,由于每“难”文字不长,而且易懂易记,都是背诵,所以普及角度上讲,难经是医经中惟一。由于难经深人浅出,切合实用,不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5.html

诊余感悟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在我面前放着一本刚出新书——诊余感悟,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三十余位专家撰写自己在临床诊治疾病感悟。这些感悟或是作者厚积薄发灵感闪现,或是他们在临诊中苦苦思索、提炼观点。一些疑难疾病,经他们认真思考,细心体察,举一反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65.html

共找到1,098,5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