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法术语。①指脉象言。《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陷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一候之中见七脉之一者,均为病脉。②切脉七法。见《脉经》。即静心以存神;忘外以涤...
...脉图性质的书或脉书所附的图,大多数是图解或图表。出现最早又佚失了的“手检图”,按李时珍据《脉经》第十卷的残文所恢复的就是属于图解性质。 标题是“气口九道脉”。文为:“手检图日:脉为五脏华盖,日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
...太阳病提纲这个内容我们主要讲太阳篇的第1条,即:“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条历代都把它作为太阳篇的提纲条文,而清代的伤寒大家柯韵伯则将它作为病机条文来看待。在他的《伤寒来苏集》中这样说道:“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
....内经曰肾绝六日死.肝绝八日死.心绝一日死.果此脏气绝.又安有待四岁三岁乎.大抵五十动者脉之大数.要必候五十动.不可不及五十动而遽不候也.或问候止脉何处数起.曰得止脉后.再从始至脉数起.看得几至而止.为数....
...脉学著作。二卷。清·王道纯在宋·崔嘉彦《脉诀》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原附于《本草品汇精要》之后。上卷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之理,参合人个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脉诀》;下卷扼要叙述四诊,并附《脉诀》(指高阳...
...脉学著作。二卷。清·王道纯在宋·崔嘉彦《脉诀》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原附于《本草品汇精要》之后。上卷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之理,参合人个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脉诀》;下卷扼要叙述四诊,并附《脉诀》(指高阳...
...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脉从四时,弦洪毛石。《内经》并之胃气,而各形容其妙,使人可思可悟,而又兼内外以诊∶内则藏气藏象有位...
...脉经曰.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阳生于尺动于寸.阴生于寸动于尺.(机按.难经曰尺寸.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
...症状均消失。我从这件事深刻体会到,治病毒中医有办法,脉诊不敢丢,而且当后来我再次研读到《灵枢·刺热篇》时,发现该病症状与心热、肝热相似,但又不全是,而且通过我的切身体验,感觉到《刺热篇》整理凌乱和资料堆砌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在该篇基础之上,...
...余补以有力无力二者。丹溪以血气痰火为病之提纲,则脉滑在血分而有余为痰,凡有形者从之;涩在气分而有余为火,凡无形者从之。浮在表,沉在里,迟为寒,数为热,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执此提纲,脉可得而明矣。(《医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