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法之其他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见于《黄帝内经》,在喉旁,气口在寸口。以候外,气口以候内。在喘、水、胀等病证诊断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遍身诊 即三部九候诊法。是《黄帝内经》时期,特有诊脉法,自独取寸口诊法流行以来,已很少有人使用。 此九常以单指或双指诊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9.html

五用乖违病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察必以气口分内外所因者,乃学诊之要道也。所以《赞》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然既有三因,固不可尽,详而考之,于理自备。且如疲极筋力,尽神度量,饮食饥饱,叫呼走气,房室劳逸,及金疮 折,虎野狼毒虫,鬼疰客忤,畏压溺等,外非六淫,内非...

http://qihuangzhishu.com/627/14.htm

《丹医秘授古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道门《丹医秘授古法》故事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法》抄本 二、《丹医秘授古法》内容 《丹医秘授古法》 前言 太渊第一以穴名也。 离经脉第二 守灵第三 趺阳脉第四 气口第五 青龙脉第六 太冲脉第七 龙曜脉第八 神阙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index.html

三部趺阳九候五脏六腑法_《全生指迷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论曰∶诊脉之法,其要有三∶一曰,在结喉两傍,取之应指而动,此部法天也。二曰三部,谓寸关尺也。于腕上侧有骨稍高,曰高骨。先以中指按骨,谓之关,前指为寸部,后指为尺部。尺寸以分阴阳,阳降阴升,通度由关以出入,故谓之关,此部法人。三曰趺...

http://zhongyibaodian.com/quanshengzhimifang5692/292-4-3.html

有阴阳真脏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胃气为本,而阳明动脉曰,在结喉两旁一寸五分,故曰三阳在头。又曰∶足太阴者三阴也,为之行气于三阴。盖三阴之气,以太阴脾气为本,然脾本非气口,何云在手?如五脏别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而变见于气口气口亦太阴也。故曰三阴在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1-8.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 诊要领之人气口诊法 诊要领之位数形势 诊指法之其他指法 诊指法之调指 诊指法之运指 诊主要学术思想 症顺逆与从舍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关系 气血是形成脉象物质基础 气口介绍 气口部位 气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四时经》与《法赞》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影响最大是提出,以寸口之左右分阴阳诊法。即: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左为人,右为气口。后人延用《内经》之语以主外感、气口主内伤,并且一直传用至今。 《法赞》也带来了许多争议,其中之一是“关前一分”是什么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9.html

色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若引绳相倾者病。(经络十三。)盛血少,此谓反也。少血多,此谓反也。(疾病二十一。)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色三十二。)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34-4.html

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名词。即寸口。又称气口。《灵枢·终始》:“持其口、,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详寸口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87.htm

有阴阳真脏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胃气为本,而阳明动脉曰,在结喉两旁一寸五分,故曰三阳在头。又曰∶足太阴者三阴也,为之行气于三阴。盖三阴之气,以太阴脾气为本,然脾本非气口,何云在手?如五脏别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而变见于气口气口亦太阴也。故曰三阴在手。...

http://qihuangzhishu.com/481/79.htm

共找到959,5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